技术政治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

技术政治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

ID:20725129

大小:4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5

技术政治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_第1页
技术政治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_第2页
技术政治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_第3页
技术政治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_第4页
技术政治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技术政治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技术政治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黎娟娟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摘要: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现行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过程的影响是技术政治研宄的主要内容。现有的技术政治研宄多从国家与公民关系的视角出发,以公民的政治行为为研究对象,集屮在政治沟通、政治传播、政治参与等微观领域,研宂方法以个案研宂、网络分析和大数据研允为主。宏观视角的研宂限于传播政治经济学派从国家权力结构出发进行的讨论,方法上多为定性研宄。未来对科技政治的研究可以尝试从国家、社会、企业、公民四者的关系出发,将微观与宏观、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关键词:技术政治;微观视角;宏观

2、视角;技术与政治的关系历来都是学者关注的重耍话题。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更多地关心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政策安排如何影响国家的产业选择路径,进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这种类型的讨论集中体现在发展型国家理论中,以彼得•埃文斯(PeterEvans)的“厳入自主性理论为代表,认为国家在经济发展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的理论较多地体现在对日本、韩国等国工业化发展的研宂中,有学者将其总结为东亚模式。与此相反,讨论技术发展对于政治制度和政治过程的影响的文献则并不多见。技术政治在2000年互联网普及之后受到的关注明显上升。尤其是近来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

3、速发展,推特、脸书、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出现,加之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大大加速丫政治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以互联网等信息通讯技术(ICT)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对现行的政治体制宄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网络政治、虚拟政治、1CT技术与政治成为了相应的热门研究话题。总的来看,学界对技术政治大致持三种观点:乐观派认为,技术政治对当前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结构将带来革命性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信息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参与政治的人群有所扩大,因而促进了民主政治:悲观派则指出,互联网等新技术带来的政治革命只不过是数字崇拜想象的

4、产物,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乌托邦,网络等信息技术的使用会使统治者克服传统空间的障碍,进而加强对公众的统治;理性派更为客观地认识和分析了技术对政治的影响,指出技术虽然不能带来政治体制和政治结构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但是却能够通过影响现行的政治体制,使之做出回应,从而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等新兴技术对政治的影响可能会在经历了高度期望和极度失望之后进入平稳周期,最后实现技术与政治的相对平衡。本文将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梳理当前学界对技术政治的讨论,总结当前技术政治研宄的主要规律,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作出相应的思考。一、微观视角下的技术政治

5、微观视角下的技术政治着眼于国家与公民的关系,从技术对公民个体的影响出发,讨论技术对整个民主政治的影响。本文从信息、态度、行动的角度将当前从微观视角对政治技术的讨论议题分为政治沟通、政治心态、政治参与三大领域。(一)政治沟通政治沟通又被称为政治传播或政治动员,根据《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的定义,政治沟通是指赋予政治过程以结构和意义之信息和情报的流动。技术政治在政治沟通领域的研宄主要是指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载体来进行政治信息传递。政治沟通之所以重耍,是因为政治沟通事实上也是一种政治动员过程,是促成公民政治行为的重要条件。技术政治的乐观派认

6、为,信息技术对政治沟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重要的政治沟通渠道,网络以低成本、无技术门槛、无吋空限制的方式扩大了政治信息传递的范围和对象,从而使得互联网成为公众进行政治沟通的平台,这种平台有助于生成新的公共领域和公共精祌,进而形成“公民精祌”,促进民主政治。第二,网络政治沟通平台与传统的电视、广播单向传递信息不同,具有更快速、互动更充分等特点。第三,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公众获取“政治信息”的能力,有助于打破“政治信息”被权力阶层垄断的格局。网络信息的传递可以让孤立的网民嵌入到庞大的互联网社会关

7、系网之中,成为社会交往与行动链条上的一个节点,也可能成为公众情绪的引爆点,从而有助于民众触摸到被权势阶层所垄断的权力,促成权力在信息流动中的转移。这种权力信息的流动可能沿着信息、效用、表达、认同、行动五个层级进行发酵,即从单纯的信息向着有效率的信息发展,进而转变成刺激人们进一步渴求信息、表达自身体验的欲望,在这种探求和表达的互动中形成人与媒介、事件与社会、动员者和网民之间的广泛认同,这种认同乂会促进网络信息和网络空间的进一步扩大,从而使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人群参与其中,最终酝酿成现实社会的政治行动。第四,网络政治沟通冇助于加强网民认同,

8、从而形成新的网络民主力量。网民自身的诉求和期望是持续有效的网络沟通的重要因素,而融入了网民诉求的政治沟通既是网民利益的直接体现,又能够在网民中形成有效认同,从而形成有组织的网络力量。悲观派则认为,技术的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