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涝站措施新

排涝站措施新

ID:20720291

大小:526.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0-15

排涝站措施新_第1页
排涝站措施新_第2页
排涝站措施新_第3页
排涝站措施新_第4页
排涝站措施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排涝站措施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牛一联合站排水系统改造工程排涝站施工专项方案单位:盘锦辽河油田兴胜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日期:年月日施工专项方案审批表施工单位编制:审核:批准:(盖章)监理单位批准:(盖章)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盖章)第一章编制依据1、工程有关的设计图低2、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202-83)4、《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2-2002)5、《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111-98)6、设计院提供的地质勘查资料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二章工程概况1、牛一联排涝站建设工程位于牛一联合站大

2、门东南方向,按照现场勘察的情况,该排涝站拟建在平房的东侧,本工程自然地面绝对平均标高为16m。基坑深度5.7m。2、基坑南侧有一条东西方向的排水沟,基坑边距离沟边为3米,基坑西侧有一建筑平房,基坑边距离洗浴房15米,基坑北部边有一条Φ426管线,基坑西侧边距离管架基础10米。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3.1土层自上而下简述如下:(1)第一层为细砂夹粉土,厚度0.4-0.8m。(2)第二层以细砂为主夹粉质粘土,厚度2.0-3.0米。(3)第三层为粉质粘土,层厚4.2-7.6m。(4)第四层为细砂,层厚10.8m。3.2地下水位情况: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地下水位埋深0.9米左右,基坑

3、深度5.7米,开挖范围内的(1)、(2)土层中的地下水均属于孔隙型潜水,含水性和透水性弱。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3)层位中的浅层含水层、(4)层位中浅层微压水层,共2个含水层,分别为:(3)层粉质粘土中的上层滞水—潜水,为主要影响,K取5m/d。(4)层细砂中的微承压水对基坑底部的影响较小。第三章降水施工一、施工方案选择1、基坑降水是工程的先行工作,由于地下水位较浅和地下水的毛细上升作用,地基土中的空隙几乎为水所饱和,地基土的粘度很大,使得开挖和倾倒困难。为了确保土方开挖的顺利施工必须在土方开挖前进行降水。2、人工降水的方法有多种: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降水、管井井点等。结合本

4、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和该地区以往降水经验,对各种降水方法施工可行性和工程造价的综合比较分析后认为:采用管井井点降水是本工程优选的方法。其优点在于:降水效果好、作业条件简单、运行管理方便、操作维修简便、运行成本低。二、主要施工方法1、施工顺序:设备进场—井点定位—管井施工—试抽水—开始降水—基础施工—基础回填—管井封闭—设备退场。2、管井定位根据轴线控制点,用钢卷尺定位。在平面示意图4个角打4口井。见支护平面图。3、成井降水井(回灌井)施工程序(1)根据基础开挖及井点降水井平面布置进行井点测量放线,施工时对位准确,埋设护筒,地下2米,地面0.3米,并每隔8米挖泥浆池一个,泥浆池规格

5、4m×3m×1.5m,采用正循环钻机成孔,自造泥浆护壁,降水井内径为∮480mm,成孔深度24米,垂直度控制在1%以内,当钻机成孔达到预定深度时,加清水抽10分钟左右进行清孔。减少孔底沉渣,孔底沉渣厚度小于30-50mm。(2)采用钻机下管,采用Φ360mm钢筋笼,钢筋笼一端制成锥型锯齿形状,外周用竹杆固定包裹,外缠60目网格布2层,下完钢筋笼后下大粒沙,滤料必须沿四周均匀填入,滤料填至孔口以下1-2米,上部回填粘土封至孔口。(3)下钢筋笼时要垂直居中,井深24米,井管长23米,高出地面0.5米,并用红砖砌筑井口保护,(4)抽水泵采用7.5千瓦/80吨型水泵,吸口直径为DN10

6、0,每口井设消防水带直接接到排水口。(5)布管完成后,进行井点抽水试运行。(6)排水施工①用4寸潜水泵抽水,潜水泵下至距井底2米,每个井下一台潜水泵,并应备用一台,从各个降水井排出的水,通过排水管,排至地面排水管沟。②降水井应在土方开挖1周前开启,抽水超过一定时间后方可根据地下水位情况决定抽水时间。③降水时随时观测临近建筑物沉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7)降水过程中注意地下水位观测。在基坑开挖前及开挖过程中4口井全部启动强力降水,之后可以根据水位观测情况及天气状况适当调整降水井数。管井内水泵位置置于地面下20米处,当管井内水位低于水泵时,停止抽水,当水位高于水泵位置,继续抽水

7、。(8)降水周期为以排涝站施工完毕,土方夯填完成后为井点降水结束,施工完毕终止抽水后,拨出井点管,所留孔洞应立即用砂填实。4、井点降水计算书(1)井点设计依据1)本工程的岩土勘察报告2)本工程的施工图3)《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111-98)4)以往基础降水工程成功案例(2)管井降水计算1)基坑水位降深S=5.7-1+1=5.7m2)降水井深度:HW=HW1+HW2+HW3+HW4+HW5+HW6=5.7+1+5+5.7+2+1=20.4m考虑降水过程中沉砂因素,降水井实际深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