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酸枝和花枝及白酸枝区别

大红酸枝和花枝及白酸枝区别

ID:20702431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5

大红酸枝和花枝及白酸枝区别_第1页
大红酸枝和花枝及白酸枝区别_第2页
大红酸枝和花枝及白酸枝区别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红酸枝和花枝及白酸枝区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老挝大红酸枝、老挝酸枝(花枝)及缅甸酸枝(白酸枝)的主要区别:老挝红酸枝属于交趾黄檀,是传统意思上的“老红木”、“红木”、“红酸枝”,后来国标把“红酸枝”作为黄檀属中的一个分类,“红酸枝”分类中加入了巴里黄檀,奥氏黄檀,微凹黄檀,绒毛黄檀等类树种。交趾黄檀主产地在老挝,柬埔寨。老挝酸枝指的是巴里黄檀,巴里黄檀隶属于蝶形花科黄檀属,在“红木”国家标准GB/T18107—2000《红木》中归为红酸枝木类。原有“巴厘黄檀”之称,主产于柬埔寨、老挝等地,红木行业有“紫酸枝”之名。另外,老挝产的巴里黄檀国内木材市场上也有人称其为“花枝”。缅甸红酸枝

2、(白酸枝)属于奥氏黄檀。隶属于蝶形花科黄檀属,在“红木”国家标准GB/T18107—2000《红木》中归为红酸枝木  类。原有“奥利黄檀”、“花黄檀”、“差紫黄檀”、“紫黄檀”、“榄色黄檀”之称,主产于缅甸、泰国和越南等低海拔混交林中,缅甸瓦城和泰国所产 的有花纹的奥氏黄檀商品材有人称“白枝”。交趾黄檀“老挝红酸枝”的木材特点:木材为散孔材。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鲜红褐至暗紫红褐色,较老的植株木材色泽可为黑色。纵剖面上有宽窄不等的深褐色带状条纹,管孔槽明显;边材淡黄色,宽3~5cm。生长轮不明显。管孔在肉眼下可见,多数单独及少数短径列复管孔

3、(2~3,稀4个),稀管孔团;数少至略少;   略小至中;大小不一致,分布欠均匀;散生。心材管孔内含大量褐色树胶。轴向薄壁组织丰富,在肉眼下可见,放大镜下明晰,呈密集带状连接(或断续)排列成同心层,环管状、翼状及轮界状。木射线叠生;甚密至密;甚细至细;仅在放大镜下隐约可见。波痕在放大镜下明显。胞间道未见。木材具光泽;锯解时有酸臭气味,经久消失,无特殊滋味,纹理直或斜;径面略具交错纹理;结构细,均匀。材质甚硬甚重,气干密度1.07~1.09g/cm3。巴里黄檀“老挝酸枝”(花枝)的特点:心边材区别明显,边材色浅,心材新切面红褐色至栗褐色,常

4、带深浅相间的黑褐或栗褐色条纹。生长轮不明显或略明显。管孔肉眼下略明显至明显,单管孔,少量径列复管孔,管孔含深色树胶。轴向薄壁组织放大镜下可见,丰富,主为带状及环管状。与射线相交呈网状结构明显。木射线在放大镜下明显。波痕放大镜下可见。有微弱酸香气。木材微观特征:散孔材,单管孔及径列复管孔(2~9个)。导管横切面近卵圆形,导管中含有树胶,单穿孔。木纤维壁较厚。薄壁组织主为同心层式细带状、聚翼状,轴向薄壁组织串多为2细胞。木射线迭生,单列射线甚少,多列通常为2~3列,高5~10细胞,射线组织同形单列及多列,异型Ⅲ型。材性及用途:木材气干密度为1

5、.07~1.09g/cm奥氏黄檀“缅甸、越南红酸枝”(白酸枝)的木材特点心边材区别明显,边材色浅,黄白色,心材新切面浅红色至深红褐色,常带明显的黑色条纹。生长轮明显或略明显。管孔肉眼下可见至明显,单管孔,少量径列复管孔,大小不一。导管中常含黄褐至红褐树胶,轴向薄壁组织丰富,肉眼下明显、带状、翼状,与木射线交叉呈网状结构略明显。木纤维壁厚,木射线在放大镜下明显。波痕放大镜下明显。木刨花或木屑酒精浸出液呈红褐色。新切面或水浸湿木材具酸味。木材微观特征:散孔材,有半环孔材趋势,单管孔及径列复管孔(2~4个)。导管横切面近卵圆形,导管中含有树胶或

6、沉积物,导管分子迭生。单穿孔。木纤维壁较厚。薄壁组织主为同心层式细带状、聚翼状及星散状,轴向薄壁组织串多为2细胞。木射线迭生,射线组织同形单列及多列,单列射线甚少,多列通常为2~3列,高4~9细胞,有异型Ⅲ型倾向。材性及用途:木材气干密度为1.00g/cm。由上面的介绍和分析可知,“老挝红酸枝”(大红酸枝)与“老挝酸枝”(花枝)的木质结构相似,价格也相差不大。缅甸红酸枝(白酸枝)木材稍差,大料更多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