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散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ID:20701661

大小:3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5

散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_第1页
散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_第2页
散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_第3页
散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_第4页
散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散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散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1.知识梳理(1)描写技巧①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白描与细描②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③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来描写④选取某某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描写⑤语言特点(2)写景角度①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形、声、色、角度)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③写景顺序——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外内结合(3)景物、环境描写作用①交代时间、季节、地点、气候及景物,提供人物活动的特定场所②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渲染气氛③揭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④为下文作铺垫⑤推动情节发展2.题型特点(1)试题示例①文章某段描写了××的哪些

2、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②××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③这句话描写了××的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④写出了××什么特征?作者是怎样描写的?(2)试题特点①所赏析的是一段景物。②题干一般出现“描写”字样。3.答题规范(1)步骤①概括景物描写特点,通常要注意文中的形容词。②景物描写的手法,景物描写运用了哪些特殊的手法,要注意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考虑。③景物描写的作用,从内容、结构、艺术手法等方面考虑。(2)答题模式手法(技巧)+角度+作用(3)注意①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与描写特点这两种方法不可混为一谈。②景物描写技巧一般都要求多角度切入。四种表达方式:

3、记叙、描写、议论、抒情1.记叙(1)记叙人称。散文记叙人称多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有时交错使用。第三人称也用,但很少。不同人称的使用有不同的表达效果。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有对话效果,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可以造成拟人效果。第三人称:不受限制,灵活自由,可以全面地反映生活。(2)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顺叙的好处是眉目清晰。倒叙的好处是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插叙的好处是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三种叙述方法很可能成为高考新考点。2.描写

4、描写方法主要有:a.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方面的描绘;b.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描绘;c.动静结合;d.正侧描写;e.虚实结合;f.细节描写。写人散文对人物的描写方法主要有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这些方法是写人散文的考查重点。3.议论散文里的议论很讲究艺术性。它是在记叙过程中自然融入自己的倾向和评价,故形成了夹叙夹议、叙议水乳交融的特色。4.抒情因为散文是抒情的艺术,自然成了考查重点。尤其是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往往是借景、物抒情,显得很含蓄,这是常考点。议论、抒情在散文中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抓住了它们,就抓住了

5、材料的精神,把握住了作者的思想倾向和写作意图。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如下:象征:通过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感情。引申事理,形象而含蓄,耐人寻味。扬抑: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两相对照,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以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托物言志:假托某种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特定的主张或哲理。(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含蓄,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白描:不设喻、少修饰的方法,不用华丽的辞藻,以最经济、最俭省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它往往寥寥几笔就能起到突出事物神韵的效果。虚实

6、结合:抓住重点,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开门见山:文章开头直入正题,不拐弯抹角。衬托或渲染:用渲染描绘某一事物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营造氛围。点面结合:叙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某一特殊情节或细节是点,两者结合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表达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以小见大:抓住最能体现大主题、看似平凡细小却包含典型意义和生命哲理的小事件来叙写。感人且具有社会意义。联想想象: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

7、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起烘托作用,相得益彰。对比: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