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检测鉴定及加固设计研究

建筑结构抗震检测鉴定及加固设计研究

ID:20676893

大小:6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4

建筑结构抗震检测鉴定及加固设计研究_第1页
建筑结构抗震检测鉴定及加固设计研究_第2页
建筑结构抗震检测鉴定及加固设计研究_第3页
建筑结构抗震检测鉴定及加固设计研究_第4页
建筑结构抗震检测鉴定及加固设计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抗震检测鉴定及加固设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建筑结构抗震检测鉴定及加固设计研宄马永杰佛山市安固建筑物诊治技术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000【摘要】建筑结构抗震加固工作一直是建筑工程中需要加强注意的问题,做好建筑结构的合理布置和采取必要的抗震构造措施,是做好抗震设计的非常必要的前提条件。木文结合实例,阐述了建筑结构抗震鉴定的要点,并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工作进行了探讨分析。【关键词】建筑工程;抗震检测鉴定;加固设计;建筑安全0前言汶川地震过后,为了提高中小学校舍的抗震性能,各地纷纷对学校的教学建筑实施了抗震鉴定及加固工作。据全国中小学教学楼抗震检测鉴定

2、结果显示,我国多数正在使用的学校教学建筑需要进行抗震加固处理。其中,教学建筑是否足以抵抗地震关系着千万师生的生命健康。因此,在地震来临之前,对教学建筑进行可靠性检测鉴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若鉴定结果表明该建筑不符合要求,必须对其进行抗震加固改造,以保证教学建筑的抗震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增加后续使用年限。1工程概况某中学教学楼,原建筑面积为1804m2,现浇混凝土楼(屋)盖,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建筑物平面为39.9m×14.4m。教室进深6m,开间9m,走廊宽2.4m,1〜3层层高

3、为3.4m,教学楼设计总高度10.3m,内、外墙厚度均为240mm。原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现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抗震鉴定类别为A类,后续使用年限为3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木地震加速度0.20g,抗震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面粗糙度为B类,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建筑平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图1某中学教学楼建筑平面布置图2现场检测结果2.1地基与基础该教学楼基础采用条形基础,在对基础的检测中,未发现明显的倾斜、变形、裂缝等缺陷,未出现腐蚀、粉化等不良现象。上部结构未

4、发现由于不均匀沉降造成结构构件的开裂和倾斜,建筑地基和基础无静载缺陷,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部不存在软弱土、液化土和严重不均匀土层,非抗震不利地段,地基基础基本完好。2.2现状调查该建筑物现状基本完好,支撑人梁的墙体无竖向裂缝,承重墙及交接处无明显裂缝。墙体无严重酥碱和明显歪闪,未发现返潮等不良现象。内外装饰面表观平整、无裂缝,楼、屋盖构件无明显变形和严重开裂,梁板未见露筋、保护层脱落、酥碱等现象。屋面防水层现状基本完好,未发现漏水现象。2.3强度检测该教学楼砌体砖抗压强度检测结果为MU10,混合砂浆

5、强度推定值为M1.0,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为14。4MPa。3结构抗震鉴定3.1第一级鉴定中小学建筑为重点设防类建筑(乙类设防),应按比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核查其抗震措施。该教学楼后续使用年限不宜少于30年,应采用《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规定的A类建筑抗震鉴定方法。鉴定结论如下:(1)房屋的总高度、层数和各层层高。该建筑地上三层,为8度地区横墙很少的乙类建筑,其层数和总高均超过鉴定标准规定的三层和10m的限值。各层层高均为3.4m,符合抗震规范中砌体结构3.6m层高的

6、规定;(2)抗震横墙最大间距。该教学楼最大抗震横墙间距为9m,符合鉴定标准规定的A类砌体结构房屋现浇混凝土楼(屋)盖的抗震横墙最大间距是11m的要求;(3)房屋的高宽比。鉴定标准要求的房屋高宽比限值是2.0,该教学楼的高宽比为0.7,满足要求;(4)房屋承重窗间墙和外墙近端至门窗洞间的距离。该校舍距离为2.1m和1.3m分别大于规范限值1.5m和1.0m,满足要求;(5)承重墙体的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承重墙砖的强度等级为MU10〉MU7.5(规范值),满足要求;混合砂浆的强度等级为M1.0,规范规定

7、8,9度吋砂浆强度不小于M1.0满足要求;(6)混凝土构件的强度。该建筑结构部分混凝土构件抗压强度推定值为14。4MPa<15MPa,不满足要求;(7)纵横墙的平面布置。基本均匀对称、上下连续,满足要求;(8)楼梯间位置。设在房屋的尽端或转角,不满足要求;(9)构造柱,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布置和配筋,楼(屋)盖与墙体的连接均满足要求;(10)抗震横墙间距和宽度的验算。根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楼层总层数为3层,砂浆强度等级为M1.0,则承重横墙间距限值:3层L=4.7m;1,

8、2层L=3.3m;校舍宽度限值:3层B=6.7m;1,2层B=4.9m。本校舍的平均横墙间距5。7m,校舍实际教学楼宽度14.64m,均不满足要求。综上所述,该教学楼在第一级抗震鉴定吋奋以上几项不符合鉴定标准和抗震规范的要求,依据鉴定标准规定,需要进行第二级抗震鉴定来进一步判断苏是否满足抗震鉴定要求。3.2第二级鉴定(1)楼层平均抗震能力指数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均超过或其中一项超过第一级鉴定限值的房屋,可采用楼层平均抗震能力指数方法进行第二级鉴定。楼层平均抗震能力指数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