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652323
大小:402.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0-14
《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技术资料一、监控量测基本规定1、监控量测的管理必须科学合理,设计单位应进行监控量测设计,施工单位应编制监控量测实施细则,施工中应按细则实施,工程竣工后应将监控量测资料整理归档并纳人竣工文件中。2、监控量测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监控量测项目;(2)确定测点布置原则、监控量测断面及监控量测频率;(3)确定监控量测控制基准。3、施工单位应拥有专业的监控量测人员和设备,掌握成熟、可靠的测试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4、施工单位应成立现场监控量测小组,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负责及时将监控量测信息反馈于施工和设计。监控量测人员要求相对稳定
2、,以确保监控量测工作的连续性。5、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现场情况的初始调查;(2)编制实施细则;(3)布设测点并取得初始监测值;(4)现场监控量测及分析;(5)提交监控量测成果。6、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应报监理、业主,经批准后实施,并作为现场作业、检查验收的依据。监控量测变更必须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报监理工程师批准。7、监控量测系统应可靠、稳定、耐久,在服务期内运转正常。仪器设备应按规定进行检查、校对和率定,并出具相关证明。8、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注意保护,严防损坏。9、知识共享技术资料施工现场必须建立严
3、格的监控量测数据复核、审查制度,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监控量测数据应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由专人负责。如有监控量测数据缺失或异常,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详细做出记录。10、根据监控量测精度要求,应减小系统误差,控制偶然误差,避免人为错误。应经常采用相关方法对误差进行检验分析。11、施工与监控量测应密切配合,监控量测元件的埋设与监控量测应列人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中,监控量测工作应尽量减少对施工工序的影响。二、监控量测技术要求1、监控量测应达到下列目的:(1)确保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2)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
4、的准确性或为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据;(3)确定二次衬砌施做时间;(4)监控工程对周围环境影响;(5)积累量测数据,为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2、监控量测设计应根据围岩条件、支护参数、施工方法、周围环境及监控量测目的进行。3、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应根据设计要求及工程特点编制,内容应包括:(1)监控量测项目;(2)人员组织;(3)元器件及设备(4)监控量测断面、测点布置、监控量测频率及监控量测基准;(5)数据记录格式;(6)数据处理及预测方法;(7)信息反馈及对策等。4、监控量测工作必须随施工工序及时进行,尽快读取初始读数,并根
5、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监控量测的项目和内容。知识共享技术资料三、监控量测项目1、监控量测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2、必测项目是隧道工程应进行的日常监控量测项目。具体监控量测项目见表3.1。表3.1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序号监控量测项目常用量测仪器备注1洞内、外观察现场观察、数码相机、罗盘仪2拱顶下沉水准仪、钢挂尺或全站仪3净空变化收敛计、全站仪4地表沉降水准仪、铟钢尺或全站仪隧道浅埋段3、选测项目是为满足隧道设计与施工的特殊要求进行的监控量测项目。具体监控量测项目按表3.2选择。表3.2监控量测选测项目序号监控量测项目常用量测仪器1围岩
6、压力压力盒2钢架内力钢筋计、应变计3喷混凝土内力混凝土应变计4二次衬砌内力混凝土应变计、钢筋计5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接触压力压力盒6锚杆轴力钢筋计7围岩内部位移多点位移计8隧底隆起水准仪、锢钢尺或全站仪9爆破振动振动传感器、记录仪10孔隙水压力水压计11水量三角堰、流量计12纵向位移多点位移计、全站仪4、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地质素描及数码成像,必要时应进行物理力学试验。5、初期支护完成后应进行喷层表面裂缝及其发展、渗水、变形观察和记录。知识共享技术资料四、监控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原则1、浅埋隧道地表沉降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
7、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一般条件下,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应按表4.1的要求布置。表4.1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隧道埋深与开挖宽度纵向测点间距(m)2B8、点原则上设置在拱顶轴线附近。当隧道跨度较大时,应结合施工方法在拱部增设测点,参照图4.2布置。3、净空变化量测测线数,可参照表4.3、图4.2布置。知识共享技术资料表4.2必测项目监控量测断面间距围岩级别断面间距(m)V一VI5~10Ⅳ10–30Ⅲ
8、点原则上设置在拱顶轴线附近。当隧道跨度较大时,应结合施工方法在拱部增设测点,参照图4.2布置。3、净空变化量测测线数,可参照表4.3、图4.2布置。知识共享技术资料表4.2必测项目监控量测断面间距围岩级别断面间距(m)V一VI5~10Ⅳ10–30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