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598552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4
《拿下mcsd的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拿下MCSD的经验博士毕业后,我就一直在清华大学搞热能研究。本来和计算机是没有什么瓜葛的,可在反应堆的热能计算中,需要运用计算机做大量的计算,所以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一些计算机知识。真正激发起我学习兴趣的是在1996年,那时我们和企业合作成立了维也纳原子能机构,搞7一个软件开发的项目。我们都不是学这个的,实在是没人千,项目的头儿就抓我充了壮丁。要开发软件,原先学的那些东西肯定是不够用的,这逼迫我利用这个机会读了大量的书。我拿到的是MCSD认证证书。很多人郡不愿意考这个,觉得它涉及的知识面特别广,其实它广而不深。我之所以要考MCSD,是因为当时开发软件时,用户提出的要求各种各样,一会儿要求你用
2、p;#8226;每一种功能都由一个控键来实现,这对用户以后进行维护,对团队的编程思想非常有利。以前的编程都是由一个人来负责控制的,如果这个人出了问题,就很难控制编程的质量。况且大家都知道,IT行业中的跳槽率是很高的。MCSD认证考试中有30%的分是在编程上面,微软的数据库技术则占了20%的分。我恰恰是在这两方面做得较好,可以说如果我没有那两三年的编程经历,是不可能这么快就考过的。除了编程和数据库,还有些零零散散的操作系统、产品特性等方面的内容,比较宽泛,也比较庞杂。我总共考4门MCSD认证考试.其中两门必考的科目是ArchitectureI和ArchitectureII,选考的两门科目是:S
3、OLServer6.5和VisualBasic5.0现在的MCSL考试已经改成三门必考。一门选考的模式了)。必考的科目都是核心课程,当然得努力认真复习。选考的科目随机性较大,微软会列出一些选考科目单,可以任意选。如果你想快考的话,就要选择自己所长的科目,正如我选考我所熟悉的SQLServer6.5和VisualBasic5.0一样,不要一味地强调科目的应用性和有用性。那些应用性特别强的科目是非常难考的,你还不如先拿到证,再去学这些东西。我的两门选考科目分别用了十天和两周的复习就考过了。 我觉得想考微软认证的无外乎有两种人:一种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的主要难点在核心课程上,因为接触
4、面较广#8226;选考科目对他们来说并不难,只要根据自己的所长来选就行7:另一种是业余的非科班出来的学生,他们考时的难废较大,因为他们没有计算机专业学生选修的优势,所以准备的时间耍相对多一些。要看大量的书,并要加强自己的编程实习。一般来说,认证考试圈内人两三周就能过。但非圈内人则不要急着?欲速则不达,还是要踏实多花点时间来准备。 准备的要领如下: 一、考试前。要把微软的教材从头至尾认认真真地看一遍,这是考试的某础,有时间的话还要多看。但是微软的教材内容干巴巴的,不生动,有些概念你可能看不明白,不能很好地理解#8226;因为它特精简,有的重要概念一句话就带过了,这对于非计算
5、机专业的考生来说就更难了。所以我建议你们买一些辅助参考书,我没有明确的书名向你们介绍,多跑几家书店,多翻翻不同出版社的书,只要你觉得它有助于你理解内容就可以了。我还建议你们买一套MSDN光盘,即VisualStudio98可视化编程98企业版,40多块钱一套。它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所有微软的编程工具,如VB、VC++、网络编程软件等都在里面:其二是Microsoft.MSDNLibrary.VisualStudio6.0.内容有编程方法、精选的文章等,还有很全的微软基本概念的检索。微软MCSD认证考试考的东西非常细,非常广,也很繁琐,它要求你在短期内突击记忆大最的东西,其中很多是基本概念。所
6、以你在复习中会遇到大量的概念#8226;感觉自己就像掉到概念的海洋中去了,有些概念是你无法在海洋中一一记下的,你就不得不去查阅大量的资料,这样的复习效率是软低的。如果你此时有了一套MCSD软件装在电脑里,边看书边查找点击自己不懂的概念,效率会大大提高.我就是这么复习准备的。 还有,考过MCSD的人,微软都会赠给他们一套Tech,这里有一个Resoursekit(资源箱),里面有很多你想要的东西,特别是你在读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时很有用。Tech在市场上很难弄到,但你可以向已考过的朋友借阅或copy一下。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我认为做笔记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我特别喜欢边看书边做笔记.把那些重
7、要的概念都摘录下来。但由于当时我没有太多的时间,所以笔记做得不好。然而我在网上却发现国外很多大学生在交换笔记,就把他们的笔记一个个对照,接着再下载下来。实践证明,最后复习阶段这个笔记对我的帮助很大,我花了很少的时间就把重要内容给测览了一遍。提一个硬件上的建议,如果有可能的话。你最好能和几个朋友搭成一个NT的框架,因为服务器和客户关系不是一个单机所能实现的,这样合作起来就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微软环境。这种合作操作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