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2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2

ID:20598413

大小:192.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14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2_第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2_第2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2_第3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2_第4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联考高中一年语文科试卷一、语言基础(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注音,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颤动(chàn)踯躅(chú)潭柘寺(zhè)扣舷而歌(xuán)B.酣眠(hān)袅娜(nuó)幽僻(pì)有穴窈然(yǎo)C.倩影(qiàn)桂棹(zhào)訾詈(yán)横槊赋诗(sǜ)D.相勖(xù) 踱步(duó)敛裾(jù)呼天抢地(qiǎ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宫阕 宛转蹉跎没精打彩 B.檄文 箫索 萦绕绮郁年华C.干禄 堆砌岑寂 义愤填膺  D.缔造 栖息 邈茫

2、 暗然销魂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家书店以丰富的藏书,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B.陶渊明归隐田园并非寻求入仕的终南捷径,而是心灰意冷之后的决断。C.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D.他有数学方面的才华,又有数学方面的头脑,从事数学方面的工作,自然是方枘圆凿。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18A.十多年来,网络音乐产业发展举步维艰,看似产量惊人、覆盖面很广,却很难赚到钱,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版权保护不力造成的。 B.立体化作战的望远镜集群,不但能提升我国在天

3、文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还能广泛应用于导航、定位、航天、深空探测。C.在组织今年科技周活动过程中,在展览内容、活动形式和宣传推广等多方面都力求出新出彩,以充分体现科技创新对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推力。D.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1页 共8页5.填入下列一段文字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随着智能设备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移动端使用人数将大幅上升,会成为新互联网用户的主力,①,在带宽速度和硬件设备的不断革新之下,利用移动设备就②18完成几乎所有今日在

4、电脑上才可以完成的任务。③,腾讯已将集团的发展重点从QQ转移到微信,这④标志着移动端将会是未来用户的主要活跃点,⑤在更多传感器和物联网的支持下,移动端的优势也会更加明显。①②③④⑤A所以能当前/然而B因此会现在就当然C同时可以目前更而D/能够日前也于是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B.吾独穷困乎此时也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府吏见丁宁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群贤毕至,少长成集②交广市鲑珍 ③乌鹊南飞 ④固前圣之所厚 

5、⑤屈心而抑志兮⑥所以游目骋怀 ⑦火尚足以明也⑧逆以煎我怀A.①/②/③/④⑦/⑤⑥⑧B.①②/③⑤/④⑦/⑥/⑧C.①/②⑧/③⑤/⑦/④⑥D.①⑥/②⑤/③/⑦/④⑧8.下列各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18A.“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结发”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意为男女结为夫妇。     B.“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一月有弦望晦朔,“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月圆之日,“既望”是农历每月十三或十四,为月快圆之日。 C.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兰亭集序》中的“癸丑”纪年,指的是东晋永和九年。D.《游褒蝉山记

6、》文末所说的“临川王某记”,“王某”指王安石本人。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字,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第2页 共8页二、古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9-11题每小题3分)【甲】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

7、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18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乙】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

8、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