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s放电方法汇总

cmos放电方法汇总

ID:2057591

大小:18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14

cmos放电方法汇总_第1页
cmos放电方法汇总_第2页
cmos放电方法汇总_第3页
资源描述:

《cmos放电方法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0月30日师傅接到一个电话说一个制作广告的公司里的电脑开机开不了,于是我就和师傅前往那里,到了那里以后师傅一看开机后就是黑屏,什么都没有,也无法进入操作系统,于是就采用给电脑放电的方法,我当时不懂,但放电过程也不是一时半会讲解清楚的,于是我回去查了一下资料,总结了一下“电脑放电”的经验之谈。大家都知道,如果不小心忘记了BIOS密码,可以通过对CMOS放电来破坏BIOS中的设置,从而达到清除密码的目的。其实,对CMOS进行放电操作,还可以解决一些莫名其妙的电脑启动黑屏故障。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对CM

2、OS进行放电的各种硬件方法。  1.使用CMOS放电跳线  对现时的大多数主板来讲,都设计有CMOS放电跳线以方便用户进行放电操作,这是最常用的CMOS放电方法。该放电跳线一般为三针,位于主板CMOS电池插座附近,并附有电池放电说明。在主板的默认状态下,会将跳线帽连接在标识为“1”和“2”的针脚上,从放电说明上可以知道为“Normal”,即正常的使用状态。  要使用该跳线来放电,首先用镊子或其它工具将跳线帽从“1”和“2”的针脚上拔出,然后再套在标识为“2”和“3”的针脚上将它们连接起来,由放电说明

3、上可以知道此时状态为“ClearCMOS”,即清除CMOS(如下图所示)。经过短暂的接触后,就可清除用户在BIOS内的各种手动设置,而恢复到主板出厂时的默认设置。对CMOS放电后,需要再将跳线帽由“2”和“3”的针脚上取出,然后恢复到原来的“1”和“2”针脚上。注意,如果没有将跳线帽恢复到Normal状态,则无法启动电脑并会有报警声提示。2.取出CMOS电池  相信有不少用户遇到过下面的情况:要对CMOS进行放电,但在主板上(如华硕主板)却找不到CMOS放电的跳线,怎么办呢?此时,可以将CMOS供电

4、电池来达到放电的目的。因为BIOS的供电都是由CMOS电池供应的,将电池取出便可切断BIOS电力供应,这样BIOS中自行设置的参数就被清除了。  在主板上找到CMOS电池插座,接着将插座上用来卡住供电电池的卡扣压向一边,此时CMOS电池会自动弹出,将电池小心取出。接着接通主机电源启动电脑,屏幕上就会提示BIOS中的数据已被清除,需要进入BIOS重新设置。这样,便可证明已成功对CMOS放电3.短接电池插座的正负极  取出供电电池来对CMOS放电的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成功率,但是却不是万能的,对于一些主板来

5、将,即使将供电电池取出很久,也不能达到CMOS放电的目的。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使用短接电池插座正负极的方法来对CMOS放电了。当然,在有CMOS放电跳线的主板上,如果大家觉得CMOS放电操作过于麻烦,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CMOS电池插座分为正负两极,将它们短接就可以达到放电的目的。首先将主板上的CMOS供电电池取出,然后使用可以有导电性能的物品(螺丝刀、镊子等导电物品),短接电池插座上的正极和负极就能造成短路(如下图所示),从而达到CMOS放电的目的4.改变硬件配置  除了上面介绍的三种方法,还

6、可以使用改变电脑硬件配置的方法来尝试清除BIOS中设置的密码。因为在启动时如果系统发现现在的硬件配置和原来的硬件配置不同,可能会自动进入BIOS设置画面让用户重新设置,并且不需要输入密码。  例如BIOS中将硬盘的参数设置为“User”,便可以将硬盘移走,那么重新启动时BIOS就可能因检测不到硬盘而出错,并自动进入BIOS设置,此时用户就可以重新设置密码了。注意,该方法的成功率不是很高,可以适合的主板也不是很多,如果使用其它方法都无效,可以一试。  小结  上面介绍的是对CMOS放电的四种硬件方法,

7、可以用于不同的情况。当然,要对CMOS放电,还有许多软件的方法,如使用Debug命令、软件清除等,有兴趣的用户可以试试,但前提是可以启动操作系统。如果为BIOS设置了开机密码,那软件就无能为力了,只能使用本文介绍的硬件方法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