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562174
大小:247.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13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抽测高一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一、选择题(18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A.灰烬(jìn)熨帖(yù)摭拾(zhí)虔诚(qiān)B.桑梓(zǐ)饿馁(piǎo)隽秀(juàn)妃嫔(pín)C.狙击(jū)蓓蕾(léi)昊天(hào)跌宕(dàng)D.甄别(zhēn)跬步(kuǐ)翘首(qiáo)搭讪(shàn)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抹煞沉湎弥漫斑斓B.妥帖逻辑缘份洋溢C.纷纭打夯恣意慰籍D.雕琢譬如干躁苔藓3.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老贝尔曼的充血的眼睛老是迎风流泪。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
2、大不以为意,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B.恺撒、西塞罗、马可•奥勒留的胸像复制得惟妙惟肖,深黄的颜色,古希腊、古罗马的气派,威严地靠墙一字排开。C.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D.——“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句名言的创作者是楚霸王项羽,但他自己功败垂成,并没有让自己的话成为现实。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大约四百多年。B.大地仍在束缚中,那小小的清越之声已经在柔弱的空气中呼唤春天了。C.
3、在春天,我摸着树枝,满怀希望地寻找蓓蕾,寻找第一个大自然冬眠之后苏醒过来的征兆。D.我希望从她的眼睛里看到能使她在困难面前站得稳的坚强,并且看到她那经常向我流露出的对于全人类的同情。5.下列句子与所给例句句式特点一致的一句是(▲)例句:戍卒叫,函谷举A.明星荧荧,开妆镜也B.其势弱于秦C.洎牧以谗诛D.秦人不暇自哀高一年级语文试卷第12页共12页6.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苟以天下之大较秦之所得B.秦以攻取之外举以予人C.觉而起,起而归缦立远视,而望幸焉D.赵尝五战于秦辇来于秦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题目。(9分)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
4、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者。……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
5、,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苏辙《六国论》)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发愤西向西向:向西,指抗秦B、韩、魏塞秦之冲冲:对着,向着C、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摈:排斥D、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完:安定、保全8.下列加点词语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攻山西千里之秦B、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C、若此可以应夫无穷D、而四国休息于内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6、)A、苏辙认为“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的条件是“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B、苏辙的这篇文章侧重于批评韩、魏两国,没有为六国挺身而出。C、苏辙此文着重论述为韩、魏地处险要,是六国与秦抗衡的关键所在。D、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33分)高一年级语文试卷第12页共12页三、(28分)10.把下面几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2分)▲(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2分)▲(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3分)▲(4)常为之深思远虑
7、,以为必有自安之计。(3分)▲1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溪桥晚兴郑协①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注:①郑协:南宋末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2)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12.名言名句默写。(10分)(1)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杜牧《阿房宫赋》)(2)舞幽壑之潜蛟,▲。(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