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防护

职业暴露防护

ID:20561000

大小:3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3

职业暴露防护_第1页
职业暴露防护_第2页
职业暴露防护_第3页
职业暴露防护_第4页
职业暴露防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职业暴露防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广安市人民医院普外二主讲人:杨玲筱职业暴露的防护为了提高广大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增强职业防护意识,从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心理等方面综述了护理工作中面临的职业危害,分析了目前我国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产生的原因和防护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与措施。重点明确了锐器伤的处理流程,强调了改变不良操作习惯规范护理行为的重要性,以便对护理人员锐器伤和化疗药物危害的防护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目前,多数医院将医院感染的管理、监测以及防控措施等主要用来保护患者,防止其发生医院感染。而对于经常接触患者及其污染物的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增加了职业暴露的风

2、险性。一.职业暴露分类1.物理性职业暴露①锐器伤针刺伤是造成护士职业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全球每年至少发100万次意外针刺伤,可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我国是HBV、HCV感染高发区,锐器伤后发生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性高。②负重伤护理工作中,肌肉骨骼损伤,尤其是脊背损伤是威胁护理人员健康的突出问题。③辐射伤伤在ICU病房、手术室、导管室等患者的床头进行摄片、术中造影、透视下穿刺等操作时,由于大多数护理人员放射防护知识和防护用具等缺乏易受到损伤。另外,电离辐射、微波等均会导致护理人员机体损伤(白细胞减少、不良生育、放射病等)。在消毒灭菌工作中,紫外线可引起眼炎

3、或皮炎。-6-2011年6月广安市人民医院普外二主讲人:杨玲筱2.化学性职业暴露①细胞毒性药物日趋增多的肿瘤化疗药物大都具有细胞毒性。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也具有杀伤或抑制作用。在化疗操作中,注射器稀释药物、排气、换液、拔针等操作都能造成皮肤接触或吸入化疗药物,具有致癌、致畸及脏器损害等潜在危险。②化学消毒剂护理人员每天要接触化学消毒剂(甲醛、过氧乙酸、环氧乙烷、戊二醛、含氯消毒液和臭氧等)。不加防护的长期接触可导致气促、头痛、接触性皮炎、鼻炎、关节病、哮喘、记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生殖系统疾病。③.水银体温计、血压计等是常用的护理用具。其中

4、的水银是医院常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毒性物品。处理不当会对人体产生神经毒性和肾毒性。④麻醉废气长期暴露于微量麻醉废气污染的环境中,有引起流产、胎儿畸形和生育力降低的可能。3.生物性职业暴露我国每年报告发生法定传染病450余万例,其中多数可经呼吸道和血液等途径传播。护理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机会多,易发生生物性职业暴露。HBV、HCV和HⅣ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其他还有流感病毒、支原体和变异冠状病毒等。血液及其成分、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的病毒含量较高。眼、鼻腔、口腔暴露于污染血液或体液后感染HIV的几率为0.1%。4.社会、心理因素-6-2011年6月

5、广安市人民医院普外二主讲人:杨玲筱护理人员职业角色与多种生活角色的经常性冲突,构成了护理工作的应激因素。工作中存在的诸多负性因素,如长期处于危重患者、意外伤害以及死亡的包围中,生活不规律、工作负荷重、心理压力超负荷,得不到患者和家属的理解,甚至遭到漫骂和生命威胁等,直接影响到护理人员的心理和工作行为。二.职业暴露产生的原因1.护理人员配备不合理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不够科学,护士缺编问题严重。这与我国的经济卫生政有一定的关系。我国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床护比例是1:0.4,但90%以上的医院达不到[拉],平均床护之比只有1:O.33。一些医院为了增加经济效益经常加床,造成

6、护理人员严重缺编、超负荷工作,致使护理人员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理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等)增多,从而增加了职业暴露伤害的可能性。2.化学性危害知识匮乏3.教育培训存在漏洞。自我防护意识淡薄。防护用具不到位常规操作、应急处理欠规范三.对策与措施1.强化职业安全教育。-6-2011年6月广安市人民医院普外二主讲人:杨玲筱创建护理安全文化对护理人员实施安全教育培训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各级医院应定期进行在职培训和教育,全面推广标准预防,制定各种预防职业损伤的工作指南、防范制度,改变护理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并把职业安全作为护理人员在校教育和终生教育的考核内容。护理

7、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护理管理思路,营造一种氛围,唤起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不仅仅是只给患者提供安全、无差错的护理,还包括在工作中保护工作人员免受损伤、保持生理和心理健康。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必要的预防接种。2.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减轻护士的紧张状态。加大护士安全工作环境建设的投入,改进医疗设备,完善防护措施,是减少职业损伤的有效途径。3.规范护理工作行为。预防锐器伤熟练掌握锐利器械的操作技术。针头使用后重新套上针帽是导致针刺伤最常见的原因,应禁止污染针头回套针帽内,必须回套时尽可能单手操作;禁止直接用手分离污染的针头,静脉输液完毕拔

8、针后,将头皮针立即放入锐器盒内;输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