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全胶工艺在施工中的正确应用

关于打全胶工艺在施工中的正确应用

ID:20541528

大小:19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3

关于打全胶工艺在施工中的正确应用_第1页
关于打全胶工艺在施工中的正确应用_第2页
关于打全胶工艺在施工中的正确应用_第3页
关于打全胶工艺在施工中的正确应用_第4页
关于打全胶工艺在施工中的正确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打全胶工艺在施工中的正确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打全胶工艺在施工中的正确应用【摘要】:正确的工艺设计是门窗幕墙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关键词】:密封胶;打胶工艺;产品质量。去年,闽浙等沿海地区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强台风袭击,大部分的门窗和幕墙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渗漏水现象,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渗漏水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胶条安装时产生的拉应力或玻璃密封胶条产生冷缩等因素产生缝隙造成的。为了提高门窗的水密性能,一些工程公司采用打全胶的工艺进行密封处理;同时为了不造成玻璃胶的浪费,在玻璃槽的两侧先嵌入泡沫棒后再打胶。事故现象:型材L8611和压条偏转并产生间隙八。这在部分工程施工中又造成了另一个问题:边板L8611和压条

2、因偏转产生了缝隙△,影响了密封性能、美观和压条的承载能力,浙电房地产和福州罗马嘉洲等工程均出现了这类问题。详见上图:福州罗马嘉洲工程出现上述问题后,认为是我司的压条扭拧度超差导致翘起产生缝隙△,拒绝续领己生产出来600多支压条,要求我司解决这些问题;我司的部分相关人员也基本认同这种观点。一些工程公司的技术人员认为是下列原因造成的:1.边板L8611厚度不足、刚度差;应增加边板厚度。2.压条悬臂太长,刚度不足;应增加一腹板,提高压条刚度。(此方法明显不可取,将造成压条无法安装。)3.压条厚度太厚,型材刚度太好,是由于压条的扭曲变形造成的;应将压条厚度改为0.8mm。对上述意见进行

3、了认真的研宄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上述第1条增加了型材用量,提高了型材刚度,可以解决边板L8611偏转的问题,但无法解决压条偏转的问题。上述第2、3条是相互矛盾的问题。第2条虽然可以解决压条偏转的问题,但压条根本无法安装;第3条则不能解决问题。根据不同的玻璃密封工艺和问题发生的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得知:采用密封胶条工艺的门窗没有发生过此类问题;只有采用打全胶工艺进行密封的门窗出现了问题。从而可以推出问题发生的机理是:玻璃胶在凝固的过程中对两侧的型材产生了拉应力F1和F2,由此产生的弯矩M1和M2使型材L8611和压条偏转并产生间隙八。详见下图:图3图4事故分析:玻璃胶在凝固的过程中

4、对两侧的型材产生了拉应力F1和F2,由此产生的弯矩Ml=Rxh和M2=「2xh使型材L8611和压条偏转并产生间隙八。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变得非常简单:在打胶之前,先用塔形胶条段(30〜50mm长)从两侧将玻璃固定在框(扇)上再打胶,塔形胶条段间隔约300mm左右。打胶后,当玻璃胶在凝固的过程中对两侧的型材产生的拉力F1和F2,塔形胶条因被型材压缩而产生了反力N1和N2;由于FI、F2和Nl、N2在同一平面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而不产生弯矩,边板和压条也就不会因此而发生偏转。用如此简单的方法就可以有效的解决了边板、压条偏转的问题。即便是一些扭拧不太严重的压

5、条,与框(扇)型材扣紧后在塔形胶条较强的挤压力作用下也能够克服压条的扭拧应力而不会发生质量事故。详见下图:FI解决方法:在打胶之前,先用塔形胶条段从两侧将玻璃固定在框(扇〉后再打胶。原理分析:玻璃胶在凝固的过程中对两侧的型材产生了拉力和F2,塔形胶条因被压而产生了反力N1和N2;由于FUF2和Nl、N2在同一平面内达到平衡,因而不产生弯矩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所以,采用打全胶工艺必须先在玻璃的两侧塞塔形胶条段,然后再打胶。否则可能产生以下几个问题:1、玻璃不能定位和固定,胶凝固前不能搬动窗扇;同一立面的玻璃在深度方向上不平齐。2、压条和压条槽因配合的需要,存在配合间隙。压条在重

6、力的作用下下陷,水平下压条产生内倾斜。3、如本文所述,产生因偏转产生了缝隙八。【结束语】:从以上事例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作为传统企业的技术人员,我们所从事一般都是基础性的而非高、精、尖的技术工作,只要用“心”去工作,正确地运用我们在学校学过的知识,任何人都可以出色地完成我们的工作任务。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对问题发生的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问题的主要矛盾并解决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研宂绝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问题的表象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不仅可能对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更重要的是损失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对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严

7、重的危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