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529844
大小:26.18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12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结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今年以来我们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和区精神文明办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结题报告篇一:“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指导”结题报告 “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指导”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的传授式学习方式,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发现课前预习对于语文的学习是多么的重要。但是在
2、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要么是没有进行课前预习,要么是有预习但效果不够好,学生仅仅是把字词一写,课文一读就算预习了。反馈中发现:低年级学生生字的书写顺序是错的,间架结构不对;有的仍存在字词不会写,词语查了工具书,不会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有的是借助教辅等参考资料抄写了对文本的理解,放下参考资料又不会了;也有的只是摘抄了一些优美的句段,至于好在哪里没有进行深入地思考等等,这些预习只是为预习而预习,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已。 对此,我们对学生的预习情况、预习习惯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A不预习B很少预习紧紧围绕中
3、心工作以创建区级文明单位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今年以来我们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和区精神文明办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C预习三个选项中,少数学生选择“不预习”,多数学生选择“很少预习”,而没有学生选择“预习”。而在“如果让你预习一篇课文,你会预习哪些内容,解决哪些问题”的问卷中,学生或者写“读课文”,或者答“写生字”,别的也就不会了 究其原因,对课前预习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没有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使得不少孩子在课堂上,
4、尤其是中下等的学生,只有听的份,学习起来也非常吃力。我校的大多数语文老师都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爱学习,善于钻研。在学校领导的带领和大力支持下,教学教研之风逐渐浓厚起来。我们乐于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策略;我们也乐意总结,反思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指导》的小课题研究。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情况的调查。 2.小学语文教师课前预习指导情况的调查。 3.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效率不高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4.不断完善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策略与并付诸实践。 5
5、.结合语文课文教学案例,让学生真正掌握预习的方法。 6.提出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策略。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创建区级文明单位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今年以来我们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和区精神文明办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三、研究目标 指导预习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习中的学法指导与训练,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的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主动预习的动机,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提高自主学
6、习、主动预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通过研究,引领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自学能力。 2.通过研究,使教师在预习方法、预习内容、预习作业的设计等方面有所突破。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特别是在学法指导方面的能力,并不断总结,不断实践,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通过研究,努力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激发学生主动预习的动机,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提高自主学习、主动预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四、本课题
7、采取的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调查教师对学生课前预习的认识及学生课前预习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对课前预习的态度、兴趣、预习的方法、效果等,以便及时全面发现问题,更好地进行研究。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创建区级文明单位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今年以来我们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和区精神文明办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2.文献资料法:学习有关预习的相关理论和有关预习的研究情况,了解预习的意义,并对有关研究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
8、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的研究水平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提高。 3.行动研究法:通过行动研究,发现每个阶段出现的问题,结合理论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再实践、反思,并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动反馈的信息,最后对研究中获得的数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