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儒驳荀子“法后王”思想

论宋儒驳荀子“法后王”思想

ID:20511325

大小:6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13

论宋儒驳荀子“法后王”思想_第1页
论宋儒驳荀子“法后王”思想_第2页
论宋儒驳荀子“法后王”思想_第3页
论宋儒驳荀子“法后王”思想_第4页
论宋儒驳荀子“法后王”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宋儒驳荀子“法后王”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宋儒驳荀子“法后王”思想摘要:两宋时期,以理学家为代表的儒者们对荀子的思想体系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批判,荀学的命运经历了从汉唐时期的“孟荀”并称到两宋时期“尊孟抑荀”的转变,其在儒家道统中的地位受到质疑、批评与否定。荀子的“法后王”思想也同样受到宋儒的批判与驳斥,这其中有对荀学的误解,也源于儒家知识分子对法家思想的历史记忆。  关键词:宋儒;法后王;法家思想;误解  在荀子的哲学体系中,首次提出了“法后王”的思想。相对于年代久远的先王之法,荀子认为应该取法于圣王之“粲然”者,即后王之法。而对于先王,荀子同样也表示出极大的尊重,并非是反对先王之法。“法后王”思想在两宋时期受到学者们的批评

2、,其原因是宋儒将荀子思想中的先王与后王对立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误解。  一、荀子“法后王”思想  中国先哲大多主张从以往的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认为理想而美好的社会形态出现在过去而不是发生在将来,今人的努力就是向古代社会的回归,其最终的目标就是重现尧、舜盛世。他们将夏、商、周三代作为令人向往的理想社会,而三代时期的圣王也成为理想人格的代表,为后世所尊崇与膜拜。因此,“法先王”几乎成为先秦时期百家之学的共同口号。然而,由于各学派之间学术旨趣的不同与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所法之“先王”也各有迥异。冯友兰先生曾指出:“从孔子的时代起,多数哲学家都是诉诸古代权威,作为自己学说的根据。孔子

3、的古代权威是周文王和周公。为了赛过孔子,墨子诉诸传说中的禹的权威,据说禹比文王、周公早一千多年。孟子更要胜过墨家,走得更远,回到尧、舜时代,比禹还早。最后,道家为了取得自己的发言权,取消儒、墨的发言权,就诉诸伏羲、神农的权威,据说他们比尧、舜还早若干世纪。”①到荀子生活的战国末期,各学派之间所尊崇的古代圣王已经追溯到中国历史所能达到的最早时期,而如果再向前推进,则只能诉诸于虚无缥缈的神话传说人物。当然,随着人物形象的历史真实性受到质疑,其权威性也肯定随之下降。这种通过比较代言本学派之圣王“孰近孰远”来评判各学派之间“孰优孰劣”的方式,在发展到极致之后便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不能因为道家

4、将历史最久远的伏羲、神农作为自己的学派代言人而将其视为已经获得绝对真理的最高学问,伏羲、神农之道也不等于道家之“道”。  作为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儒家代表人物,荀子在如何对待“圣王”问题上需要对三个方面作出思考。第一,继续将圣王向前追溯是否还有必要?第二,圣王能否成为各学派的代言工具而为其所私有?第三,圣王有百,吾谁法焉?继续将圣王向前追溯,将理想人格寄托于虚无缥缈的神话人物,这种类似于“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的言论,在极富现实主义色彩的荀学那里是得不到认可的。借助“神人”之言行来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荀子认为是没有说服力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圣王”应该是历史上出现过的真实

5、存在的圣王,起码应该是大家都能够承认的圣王,编造臆说都无益于思想的阐明。伏羲、神农以前的历史已经不可考,无人能够知晓,因此也没有再往前追溯的必要。对于这条追溯历史的路径的抛弃,意味着只能从现有的、已经被公认的圣王中选取自己效法的对象。然孔孟、墨家、道家等因为学术思想的不同而所推崇的“圣王”不一,则“圣王”之道是否一致呢?荀子对此给出肯定的答案:“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荀子·解蔽》)圣王所行之道并无二致,其表现之不同,在于其所处境遇之不同。因此,凡属圣王,皆为可法。这就解决了后世有关“先王”、“后王”之是否对立的争论。然而“圣王有百,吾谁法焉”,在为数众多的圣王之中,将选择何人

6、作为效法的对象?这是一个具体的现实性操作问题,在老、庄那里可以不必解决,而在荀子的思想体系中则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众多的圣王之中作出选择,首先就需要对其进行分类,而圣王之道在本质上都是一个“道”,那么只有从其外在表现形式上即圣王之礼义法度上作出区分。由于因为年代的久远与切近而导致了圣王之礼义法度在详略程度上的不同,距离年代久远的圣王,其礼义法度已经失传或者废弛,而距离较近的周朝的礼义法度却保存的比较详尽,因而更容易借鉴与效法。这样,根据年代的不同而作出了“先王”“后王”的区分。  二、宋儒对“法后王”思想的批评与驳斥  1、“法后王”与“摘要:两宋时期,以理学家为代表的儒者们对荀子

7、的思想体系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批判,荀学的命运经历了从汉唐时期的“孟荀”并称到两宋时期“尊孟抑荀”的转变,其在儒家道统中的地位受到质疑、批评与否定。荀子的“法后王”思想也同样受到宋儒的批判与驳斥,这其中有对荀学的误解,也源于儒家知识分子对法家思想的历史记忆。  关键词:宋儒;法后王;法家思想;误解  在荀子的哲学体系中,首次提出了“法后王”的思想。相对于年代久远的先王之法,荀子认为应该取法于圣王之“粲然”者,即后王之法。而对于先王,荀子同样也表示出极大的尊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