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某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某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探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并运用信息化施工管理技术,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深基坑深井降水施工. 1工程概况 某高层办公楼,由A、B两幢组成,主楼24层,裙楼6层,地下室整体两层,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该建筑总用地面积38750m2,地上建筑面积23493.2m2,地下19630m2,总高度82.45m。主楼基础结构形式为桩—筏基础。地下室在平面上大致呈矩形,占地面积约为48×105m2,支护面积约5300m2,基坑拟开挖深度为7.5m~10m
2、。 2场地地质及水文条件 根据勘察报告,场区工程地质情况自上而下依次为: (1)杂填土,层底深度1.0~1.8m,层厚1.0~1.8m。 (2)粘土,层底深度2.8~4.2m,层厚0.9~3.0m。 (3)淤泥质土夹粉土,层底深度7.7~10.6m,层厚4.3~6.9m。 (4)粉质粘土粉土互层,层底深度14.4~20.6m,层厚4.4~13.1m。粉土夹粉细砂层底深度19.0~20.6m,层厚0~5.2m。 (5)粉细砂,层底深度27.0~33.2m,层厚8.0~16.2m。 (6)细中砂夹中粗砂,
3、层底深度40.0~43.2m,层厚7.2~15.0m。粘性土层底深度38.0~42.0m,层厚0~2.8m。 (7)中细沙混夹卵砾石及粗砂,层底深度46.1~50.9m,层厚1.7~5.5m。 (8)卵石混砾砂及粗砂,层底深度46.1~50.6m,层厚2.3~5.5m。 该场地地下水存在上层滞水和承压孔隙水两种类型。上层滞水赋存于近地表的(1)层杂填土中,其主要补给为大气降水、生活用水等。承压孔隙水主要赋存于(4)、(5)、(6)、(7)、(8)层组的砂、卵砾石层中,为场地内主要承压含水层。该含水层与长江水体具
4、有水力联系,并相互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幅度较大。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该段承压水水头年变化幅度约为3m~5m。 3基坑支护设计条件 根据有关资料及现场调查的结果可知,基坑周边环境条件较为复杂严峻。基坑平面及周边环境见图1。 (1)周边建筑物情况。基坑周边东、西、北三面临近建筑物,南面紧靠台北一路。基坑东面为4幢8层砖混住宅楼,其中3幢距离基坑围墙约4m,一幢距离基坑围墙仅3m左右,基础形式为沉管灌注夯扩桩,桩长约18m。基坑西面为三幢七层砖混住宅楼及一幢八层砖混住宅楼,距离基坑围墙仅3~4m,基础形式为
5、沉管灌注夯扩桩,桩长约18m。北面紧邻台北四村几幢砖混民房,其中3幢3层,2幢2层。这几幢砖混民房对基坑变形较为敏感。 (2)周边自来水管道情况。基坑南侧大门处有一管径为50mm的自来水管接头。基坑西侧邻近的八层住宅楼旁有一自南向北管径为50mm的给水管道,主要用于该住宅楼的供水。基坑南侧在台北一路中央设有雨水管道。 (3)周边煤气管道情况。基坑东面围墙外约2m的地方有一根自南向北埋设的煤气管道。基坑西面住宅小区煤气管道均自某厂接入,距离西面围墙约5m。基坑南面有一根浅埋的煤气管道,管径200mm。 (4)周边
6、电线电缆情况。基坑南侧台北一路的人行道上靠基坑围墙的东南角有一台高压变压器及相关的输入、输出电线。基坑西侧离基坑最近的是1幢1层砖混结构的配电房,紧靠基坑围墙。 4基坑围护方案选择 4.1基坑支护结构方案 根据本工程的岩土工程条件和基坑特点,比较可行的支护结构方案为钻孔灌注桩排(或地下连续墙)加预应力锚杆(或内支撑)。其中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具有挡土、止水,兼作地下室外墙等特点,但因其造价较高,施工工序繁杂、且需专门的大型施工机械,因此其应用并不多见。 钻孔灌注桩桩排加预应力锚杆是目前比较常规的方案,施工工艺
7、相对简便易行、经济可靠。但本场地东西两侧最近7m以外即为采用桩基础的多层建筑物,锚杆施工无法进行;另该场地上部土层主要为松散的杂填土、软塑至可塑状态的粘性土组成,并分布有厚层软塑至流塑状态的淤泥质粘土,最大厚度达7m以上,因而本基坑无法采用单纯桩锚支护。 综上分析,考虑到本工程场地周边环境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本基坑支护结构拟采用上部放坡卸载支护与钻孔灌注桩排加内支撑、锚杆相结合的复合支护体系。本工程选择的支护方案见图1、图2。 4.2地下水控制方案 地下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排降法和隔渗法。该深基坑排降
8、法主要为深井降水法(中型井点降水),隔渗法又可分竖向隔渗和水平隔渗。单纯靠隔渗来处理地下水,由于其造价昂贵,施工难度大,加之深井降水技术的日趋成熟而已很少采用;另一方面,深井降水由于土体中地下水疏干,排水固结压密和由于承压水水位降低产生的附加有效应力而对下卧层的固结压密等原因,总是会或多或少地引起周边地面一定的沉降,但通过一定的措施总会控制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