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涵与箱涵施工

管涵与箱涵施工

ID:20489048

大小:297.5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10-12

管涵与箱涵施工_第1页
管涵与箱涵施工_第2页
管涵与箱涵施工_第3页
管涵与箱涵施工_第4页
管涵与箱涵施工_第5页
资源描述:

《管涵与箱涵施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十四讲1K412040管涵和箱涵施工1K412041掌握管涵施工技术要点涵洞是城镇道路路基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涵洞有管涵、拱形涵、盖板涵、箱涵。小型断面涵洞通常用作排水,一般采用管涵形式,统称为管涵。大断面涵洞分为拱形涵、盖板涵、箱用作人行通道或车行道。本条文介绍管涵、拱形涵、盖板涵洞与路基(土方)同步配合施工技术要点;道路建成后采用暗挖方法施工见其他条文。一、管涵施工技术要点(一)管涵通称采用工厂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的成品管节,管节断面形式分为圆形、椭圆形、卵形、矩形等。(二)当管涵设计为混凝土或砌体基础肘,基础上面应设混凝土管座,其顶部弧形面应与管身紧贴合,使管节均匀受

2、力。(三)当管涵为无混凝土(或砌体)基础、管体直接设置在天然地基上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将管底土层夯压密实,并做成与管身弧度密贴的弧形管座,安装管节时应注意保持完整。管底土层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理、加固。(四)管涵的沉降缝应设在管节接缝处。(五)管涵进出水口的沟床应整理直顺,与上下游导流排水系统连接顺畅、稳固。(六)采用预制管埋设的管涵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有关规定。(七)管涵出入端墙、翼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第5.5节规定。管涵施工注意事项无企口的管节接头

3、采用顶头接缝,应尽量顶紧.缝宽不得大于10mm,严禁因涵身长度不够,将所有接缝宽度加大来凑合涵身长度。管节安装应接口平直,内壁齐平,坡度平顺,不得漏水涵洞(基础和墙身)沉降缝处两端面应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二、拱形涵、盖板涵施工技术要点(一)与路基(土方)同步施工的拱形涵、盖板涵可分为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结构、现场浇注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筑墙体、预制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等结构形式。(二)依据道路施工流程可采取整幅施工或分幅施工。分幅施工时,临时道路宽度应满足现况交通的要求,且边坡稳定。需支护时,应在施工前对支护结构进行施工设计。(三)挖方区的涵洞基槽开挖应符合设计要求

4、,且边坡稳定;填方区的涵洞应在填土至涵洞基地标高后,及时进行结构施工。(四)遇有地下水时,应先将地下水降至基底以下500mm方可施工,且降水应连续进行直至工程完成到地下水位500mm以上且具有抗浮及防渗漏能力方可停止降水。(五)涵洞地基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经检验确认合格。(六)拱圈和拱上端墙应由两侧向中间同时、对称施工。(七)涵洞两侧的回填土,应在主结构防水层的保护层完成,且保护层砌筑砂浆强度达到3MPa后方可进行。回填时.两侧应对称进行,高差不宜超过300mm。(八)伸缩缝、沉降缝止水带安装应位置准确、牢固,缝宽及填缝材料应符合要求。(九)为涵洞服务的地下管线,

5、应与主体结构同步配合进行。1K412042掌握箱涵顶进施工技术要点当新建道路下穿铁路、公路、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时,通常采用箱涵顶进施工技术。本条介绍箱涵顶进施工技术要点。一、箱涵顶进准备工作(一)作业条件1.现场具备“三通一平”,满足施工方案设计要求。2.完成线路加固工作和既有线路监测的测点布置。3.完成工作坑作业范围内的地上构筑物、地下管线调查,并进行改移或采取保护措施。4.工程降水(如需要)达到设计要求。(二)机械设备、材料按计划进场,并完成验收。(三)技术准备1.施工组织设计已获批准,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已经确定。2.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技术安全交底。3.完成施工测量

6、放线。二、工艺流程与施工技术要点37(一)工艺流程现场调查一工程降水一工作坑开挖一后背制作一滑板制作—铺设润滑隔离层一箱涵制作一顶进设备安装一既有线加固一箱涵试顶进一吃土顶进一监控量测一箱体就位一拆除加固设施一拆除后背及顶进设备一工作坑恢复。(二)箱涵顶进前检查工作1.箱涵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防水层级保护层按设计完成。2.顶进作业面包括路基下地下水位已降至基地下500mm以下,并宜避开雨期施工,若在雨期施工,必须做好防洪及防雨排水工作。3.后背施工、线路加固达到施工方案要求;顶进设备及施工机械符合要求。4.顶进设备液压系统安装及预顶试验结果符合要求。5.工

7、作坑内与顶进无关人员、材料、物品及设施撤出现场。6.所穿越的线路管理部门的配合人员、抢修设备、通信器材准备完毕。(三)箱涵顶进启动1.启动时,现场必须有主管施工技术人员专人统一指挥。2.液压泵站应空转一段时间,检查系统、电源、仪表无异常情况后试顶。3.液压千斤顶顶紧后(顶力在0.1倍结构自重),应暂停加压,检查顶进设备、后背和各部位,无异常时可分级加压试顶。4.每当油压升高5~lOMPa时,需停泵观察,应严密监控顶镐、顶柱、后背、滑板、箱涵结构等部位的变形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顶进;找出原因采取措施解决后方可重新加压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