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绩效管理六大误区

走出绩效管理六大误区

ID:20488940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1

走出绩效管理六大误区_第1页
走出绩效管理六大误区_第2页
走出绩效管理六大误区_第3页
走出绩效管理六大误区_第4页
资源描述:

《走出绩效管理六大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走出绩效管理的六大误区  很多企业都在有意识无意识地实施系统或不系统的绩效管理,但很多企业都对绩效管理推行的效果不甚满意:要么未达预期效果,甚至绩效不升反降;要么流于形式,走过场;要么管理部门积极推进,业务部门消极应付;要么集团总部积极推进,成员企业消极应付;要么干脆半途而废,不了了之……。问题何在?是什么原因导致绩效管理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呢?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根据笔者从事企业管理咨询的经验与体会,对绩效管理认识上的误区是导致企业绩效管理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误区之一: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过于注重考核过程的精确计算,而忽略了绩效考核的导向功能。  绩效考核作为

2、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某种程度上也是绩效管理的难度最大的环节。而考核指标的选择与考核标准的确定又是这一环节的难点和重点。考核指标好比高考的科目(数理化或音体美),它主要影响被考核对象的行为导向(是学好数理化或音体美);考核标准好比高考各题的评分标准,它主要影响被考核者的考核得分的绝对数。从绩效管理的目的来看,导向功能(督促被考核者在哪些方面提高)才是我们所真正需要的,而绩效得分只是区分不同员工之间绩效相对差距的手段,如果考核的导向就错了,这种差距的区分就没有意义了。因此,考核指标的选择与考核标准的确定是分属不同层面的,只有考核指标选择正确,考核标准的确定才更有意义。实践中,

3、很多企业往往对第一层面的东西-考核指标的选择比较轻率,而将关注点和大量的精力放在了第二层面的东西-考核标准的确定上,不自觉地陷入技术细节,而计算某位员工是得85分或90分并不是关键,有时候这种计算也很困难,关键是正确区分员工A和员工B谁的绩效更好。也就是说,企业也许是花了更多的时间去关注绩效管理中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分值),而对最重要的东西(起导向功能的考核指标的选择)投入的精力太少,这自然会影响绩效管理的效果。走出这一误区的关键是要时刻警记绩效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去精确计算员工的绩效得分,而是通过区分员工间绩效的相对差距和考核内容的选择,将员工的行为导向企业所希望的方向

4、。  误区之二:过于追求考核指标的量化,轻视定性指标的作用,否认主观因素在绩效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指标的量化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考核过程中主观因素的消极作用,但绩效考核的过程不可能是按公式计算的僵化过程,由于客观情况是千变万化,考核者只有在考核体系提供的计算或定性描述基础之上,根据变化的情况做出公正的评价才能真正反映被考核者的绩效成绩,并且有些考核内容根本是不能量化或量化只能导致僵化的。考核者主观因素在绩效评价中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他能根据权变的环境对被考核者的绩效做出符合实际的评价,纠正量化指标所具有的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局限。走出这一误区的关键是各级管理者要

5、正确认识主观因素在绩效评价中的能动作用,摈弃偷懒思想,提高在变化的环境中如何去评价被考核者的绩效成绩的技巧和能力。  误区之三:力图将公司管理的方方面面纳入绩效管理的范畴。  实践中,许多企业在推行绩效管理时,都试图将公司方方面面的考核纳入绩效考核的范畴内,有的甚至将计划生育工作都列入绩效考核的内容。事实上,绩效管理不可能包罗万象,也不应该包罗万象。绩效管理包罗万象的结果是增加了绩效管理的难度,冲淡了绩效管理的主题,自然也就影响了绩效管理的结果。走出这一误区的关键是正确界定绩效的范畴,处理好绩效管理与企业其它方面的关系,尤其是绩效管理与其它考核奖惩的关系。  误区之四:认

6、为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部或企业管理办公室等职能部门的事,跟我无关。  这一错误认识的直接结果就是本应是在绩效管理中唱主角的各级管理人员在实际绩效管理中往往是消极应付,走过场,甚至拒不执行。事实上,人力资源部门或企业管理办公室只是公司绩效管理的组织协调部门,各级管理人员才是绩效管理的主角,他(她)既是绩效管理的对象,又是其下属绩效管理的责任人。他(她)必须通过绩效管理等手段来实施其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之责。走出这一误区的关键是要改变各级管理人员“大业务员”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帮助他们认清管理者的职责是什么,同时予以制度上的约束。  误区之五:认为绩效管理=绩效评价或绩效

7、考核。  事实上,绩效管理≠绩效评价,绩效管理是由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评价及评价结果运用四个阶段组成的一个完整管理循环,绩效评价只是绩效管理循环中的一个阶段。绩效管理只有通过这种不断循环的过程,才能不断螺旋上升,达到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正是因这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出现重考核,轻计划,更轻辅导,将考核结果应用过于局限于与薪酬的挂钩,忽略了绩效结果在其它方面的应用,更忽略了绩效结果的沟通过程。而绩效计划是对完成绩效目标的一个预先安排过程,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方向性作用,绩效辅导的作用更是表现在:一是及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