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原因

坐骨神经痛原因

ID:20482983

大小:2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3

坐骨神经痛原因_第1页
坐骨神经痛原因_第2页
坐骨神经痛原因_第3页
坐骨神经痛原因_第4页
坐骨神经痛原因_第5页
资源描述:

《坐骨神经痛原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坐骨神经由腰5~骶3神经根组成。按病损部位分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两种,前者多见根性坐骨神经痛病变位于椎管内,病因以腰椎间盘突出最多见,其次有椎管内肿瘤、腰椎结核、腰骶神经根炎等。干性坐骨神经痛的病变主要是在椎管外坐骨神经行程上,病因有骶骼关节炎、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臀部外伤、梨状肌综合征、臀肌注射不当以及糖尿病等。形成此疾病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一、由于脊柱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疾患所引起。如挫伤、扭伤所引起的局部损伤、出血、水肿、粘连和肌肉痉挛等。二、由于脊髓和脊椎神经疾患引起。如脊髓肿瘤、脊髓炎等所引起的腰疼。三、由于内脏器官疾患所

2、引起。如子宫及其附件的感染、肿瘤可引起腰骶部疼疼,这种病人往往同时伴有相应的妇科症候。四:由于精神因素所引起。如癔病患者也可能以腰病为主诉,但并无客观体征,或客观检查与主观叙述不能以生理解剖及病理知识来解释,这种腰疼常为癔病的一种表现。  关注坐骨神经痛的原因都有什么的人越来越多,中医指出,此问题要根据其症状来分析。坐骨神经痛以中老年男子为多见,以单侧疼痛居多。早期症状主要是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在发病前,走路等活动时,下肢会有短暂的疼痛,并逐步加重而变成剧烈疼痛。疼痛首先由腰部、臀部或髋部开始,并向下沿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后外侧、足背部放射。尤其是

3、夜间,疼痛更加明显。在咳嗽、喷嚏等时候,疼痛也会加剧。随着病情发展,疼痛日久,患者会出现脊柱侧弯、小腿外侧和足背感觉减退、臀肌张力松弛、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症状。坐骨神经痛治疗方法: 一、卧床休息:特别是椎间盘突出早期卧硬床休息3-4周,有的患者症状自行缓解。二、药物治疗:西药:止痛剂,维生素B族,短程皮质类固醇激素口服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坐骨神经痛的症状,但是无法达到根治的目的。对于一些重症坐骨神经痛患者可采用此方法缓解,口服这类药物不宜过多,否则对自己的肝脏和肾脏都会带来太大的影响。中药:目前中医治疗方法也是治疗坐骨神经痛最好的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方法

4、明显效果的有,纯中药制成,直达病灶,方便有效,治愈率高。经常保持运动。因为坐骨神经痛久坐成病,应当多些运动缓解,彻底治愈坐骨神经痛。三、理疗:急性期可用超短波疗法,红斑量紫外线照射等治疗。慢性期可用短波疗法直流电碘离子导入。辅助治疗疼痛发作时,可用冰敷患处30-60分钟,每天数次,连续二至三天,然后以同样的间隔用热水袋敷患处,也可服用消炎痛等非处方止痛药。每日睡前用热毛巾或布包的热盐热敷腰部或臀部,温度不可太高,以舒适为宜。  饮食调养可常吃以下食物:1、川断25克,杜促30克,与1条猪尾共煮,调味服用。2、桑寄生15克与1个鸡蛋,煲熟服用。3、老桑枝

5、6克,与500克重的雌鸡共炖,饮汤食用。注意事项:硬板床休息,可坚持做床上体操。要劳逸结合,生活规律化,适当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运动后要注意保护腰部和患肢,内衣汗湿后要及时换洗,防止潮湿的衣服在身上被焐干,出汗后也不宜立即洗澡,待落汗后再洗,以防受凉、受风。在急性疼痛期,不要拾起超过10磅(1磅=0.9072市斤)的重物和不要用腿、臂和背部用力上举重物,可推但不要拉重物。为了避免牵拉坐骨神经,以减轻疼痛,患者常有一些特殊的减痛姿势,如睡时喜向健康一侧睡,病侧下肢的髋膝部微屈。坐下时以健康侧的臀部着力。站立时身体重心移在健康侧,弯腰拾物时,患肢膝部屈曲,时

6、间一久便造成脊柱侧弯,大都弯向病变一侧。任何牵拉坐骨神经的试验都可诱发或加重疼痛。沿着坐骨神经通路的各点:如腰椎旁、相当于环跳、委中穴处、踝关节外侧腓骨小头下方和脚底中央可有明显的压痛。除疼痛外,小腿外侧面和足背处有针刺、发麻等感觉,大腿后方及小腿的肌肉松软无力、日久有轻度的肌萎缩。  中医治疗方法(一)【辨证】寒湿闭阻。【治法】散寒除湿,通痹止痛。  【方名】蠲痹镇痛汤。【组成】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细辛6克,牛膝15克,苍术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芎15克,桂枝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7、。(二)【辨证】风寒湿邪凝滞,经络瘀阻【治法】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方名】皂独附姜汤。【组成】皂刺30克,独活9克,附子9克,肉桂6克,姜黄15克,苍术15克,薏仁30克,防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三)【辨证】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治法】舒筋活络,行血止痛。  【方名】舒筋活络饮。【组成】独活15克,灵仙12克,千年健10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续断12克,木瓜10克,鸡血藤30克,红花9克,当归12克,川芎9克,地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四)【辨证】风寒湿气侵入肌肤,

8、流注经络,湿凝为痰,痰瘀互结,闭塞遂道,营卫失其流畅。治法】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涤痰通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