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

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

ID:20482489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0

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_第1页
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_第2页
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1.首因效应初次对人知觉时形成的印象往往很深刻,而且对以后的人际知觉会起很重要的作用。人们对一个人的态度、行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其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好,继续交往的积极性就高,于是就有可能“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成朋友”例如一见钟情……为什么会有首因效应?因为任何最先出现的因素都会产生一种心理定势,这种定势将影响着人们对于后来出现的信息的知觉。首因效应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偏差。2.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或月晕效应;是指由知觉对象的有关特征推及到对象的总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形象的心理倾向

2、。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的实验:他给受试的中学生看一张列有五中品质的表格(聪明、灵巧、勤奋、坚定、热情),要求被试想象一个具有者五种品质的人。中学生普遍把这个人想象为一个理想的友善的人。然后,他把这张表格中的“热情”换成“冷酷”,在要求受试的中学生想象,结果发现,这些中学生普遍推翻了原来的想象,而产生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形象。这表明“热情”和“冷酷”这两种品质产生了晕轮效应,影响了一个人总体的评价。3.近因效应指最近的信息对人的认知具有较大的影响。4.刻板印象指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3、。有些人一见面就马上把人归类,并把对该类人的评价强加给他。如:对方介绍自己是上海人,你马上就把对方与精明、能干而带有点小气联系在一起。5.互酬效应生活中那些相互帮忙的人,其关系总是比较密切,这是互酬效应的体现。在人际交往中互酬效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A能力互酬。在人际交往中,能力比较强的人一般总是比较容易成为人们交往的对象。B性格互酬:那些乐观、幽默、豁达大度、热情、乐于助人的人总是受欢迎。因为他们给人们带来快乐,提供帮助。C感情互酬:同情他人、关心他人、能够听别人倾诉,善于安慰别人,往往朋友比较多,因为他们

4、能给别人带来感情上的满足和补偿。D兴趣互酬:兴趣相似会增强彼此交往的欲望。E信息互酬:在人际交往中那些见识广,知识面宽,掌握信息多的人往往成为人们喜欢交往的对象,因为他能让人觉得跟他交往有收获,能开阔眼界。当然,人际交往是一种双向性的信息、感情传导过程,单方面的酬,只能表现为单方面的受欢迎;只有双方面的“互酬”,人际关系才能在密切的互动中逐渐深化。6.期待效应(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源自古希腊的一个神话故事。传说,古希腊有一位年轻的国王叫皮格马利翁,擅长雕塑。有一次,他雕塑了一尊美丽少女的雕像,并把它当作有

5、生命的人那样和她说话,爱它。结果发生了奇迹:雕像活了!变成了一位真正的美丽少女,并与他结为伉俪。如果说皮格马利翁的传说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那么,就让我来讲一个真正的故事。有一位男士,他的前妻总怨他不懂感情又没有本事而最终与他分手。他因不打算再“浪费”另一个女人的一生而不想在结婚了。后来经不住朋友的热情撮合,与一位在文化馆工作的女子结了婚。没想到婚后两人感情缱绻,而且他自己也事业有成。他告诉朋友:“前妻老嫌我这也不是那也不行,我对自己也有点失望了。既然我无法使她幸福,就让她找自己的幸福去吧。可现在的妻子却对我

6、挺满意的,使我愿意为她的幸福而付出。其实我还是我呀!”后来听说,他与前妻偶遇,前妻幽怨地说:假如你当初就像现在这样,我也不至于……!而他则幽默地说:假如你当初就这样看我,我也不至于……!你们说妙不妙?心理学家把这种因高期望值带来的积极性反馈,以皮格马利翁的名字命名,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由此我们可以这样通俗地诠释人际关系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当你努力发现某人的优点和长处并且由衷地赞美他时,你就会看到他表现得越来越符合你所赞美的那种形象;而你若将某人视为小人或恶棍的话,那么这个人就的确会以你所给他“画”的

7、嘴脸来对待你。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人会被不同的群体作出各异甚至相反的评价的道理。因此“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有正负的。7.投射效应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会不知不觉把自身的缺点或优点投射到其他人身上,认为他们也是这样。比如善良的人较容易相信周围的人都是善良的,有害人之心的人整天提心吊胆,怀疑他们要害他。二、人际吸引的因素如果把人际关系看成是一幅人们相互作用的动态图,那么它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吸引和排斥。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际吸引具有以下的规律:1、接近吸引律。当交往的双方存在着时空、兴趣、态度及职业、

8、背景等的接近点时,彼此之间易于相互吸引。2、对等吸引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们都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更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不断增加的人,而不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不断减少的人。3、相似吸引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通常喜欢那些在各方面与自己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类似的人,主要是在态度、信仰、爱好、兴趣等方面的相似。4、互补吸引律。双方的个性与需要及满足需要的途经正好为互补关系时,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因此,喜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