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476506
大小:8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2
《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委蛇(yí) 焦灼(zhuó) 悖谬(bèi) 矫揉造作(jiāo)B.木讷(nè)证券(quàn)龟裂(jūn)悄然无声(qiǎo)C.龋齿(qǔ)皈依(ɡuī)坍塌(dān)顺蔓摸瓜(wàn)D.狙击(zǔ)游说(shuì)惬意(qiè)一曝十寒(p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部署 烦躁 度假村 和盘托出B.暖昧 迷津 辨证法 仗义执言C.影牒
2、 辐射 凌霄花 一愁莫展D.简练 坐镇 里程碑 锋芒必露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山廊慢转,曲径轻摇,柳色乍染,黄莺初啼,几间茅屋在白云深处若隐若现,这一切令人耳目一新。B.故乡的槐树,成簇成片,遍布四野,似乎散漫凌乱,却又井然有序;似乎千篇一律,却又各具情致。C.满耳的阵阵蛙鼓,激昂亢奋地噪闹着,将静夜和旷野喧嚣得如同这季候一般,热情洋溢,生机勃勃。D.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一对对小而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天真烂漫,活灵活现。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前后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埋伏和照应需要惨淡经营。埋伏处要能轻轻一笔,
3、若不经意;________。要使读者看不出斧凿痕迹,只觉得________,如一丛花,如一棵菜。虽由人力,却似天成。如果看出来这里是埋伏,那里是照应,________。①照应处要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②照应处要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③清清爽爽,简简单单 ④自自然然,完完整整 ⑤便成死症 ⑥便太浅显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⑥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张栻字敬夫,丞相浚子也。以荫补官,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密阁,时孝宗新即位,浚起谪籍,开府治戎,参佐皆极一时之选。栻时以少年,内
4、赞密谋,外参庶务,其所综画,幕府诸人皆自以为不及也。会史正志为发运使,名为均输,实尽夺州县财赋,远近骚然,士大夫争言其害,栻亦以为言。上曰:“正志谓但取之诸郡,非取之于民也。”栻曰:“今日州郡财赋大抵无余,若取之不已,而经用有阙,不过巧为名色以取之于民耳。”上矍然曰:“如卿之言,是朕假手于发运使以病吾民也。”旋阅其实,果如栻言,即诏罢之。知阁门事张说除签书枢密院事,栻夜草疏极谏其不可,旦诣朝堂,质责宰相虞允文曰:“宦官执政,自京、黼始,近习执政,自相公始。”允文惭愤不堪。栻复奏:“文武诚不可偏,然今欲右武以均二柄,而所用乃得如此之人,非惟不足以服文吏之心,正恐反激武臣
5、之怒。”8语文试题第页(共6页)孝宗感悟,命得中寝。然宰相实阴附说,明年出栻知袁州,申说前命,中外喧哗,说竟以谪死。栻为人表里洞然,勇于从义,无毫发滞吝。每进对,必自盟于心,不可以人主意悦辄有所随顺。病且死,犹手疏劝上亲君子远小人,信任防一己之偏,好恶公天下之理。天下传诵之。栻有公辅之望,卒时年四十有八。孝宗闻之,深为嗟悼,四方贤士大夫往往出涕相吊,而江陵、静江之民尤哭之哀。嘉定间,赐谥曰宣。淳祐初,诏从祀孔子庙。栻闻道甚早,朱熹尝言:“己之学乃铢积寸累而成,如敬夫,则于大本卓然先有见者也。”栻之言曰:“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
6、。”此栻讲学之要也。(节选自《宋史·道学传》)5.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荫补官荫:恩荫B.除直密阁除:解除C.旋阅其实阅:查核D.命得中寝寝:止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其所综画余嘉其能行古道B.非取之于民也月出于东山之上C.说竟以谪死洎牧以馋诛D.病且死穷且益坚7.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廷用宦官张说掌管枢密院,张栻连夜起草奏疏,极陈其不可,并在第二天早朝中当面指责虞允文,终于使宰相省悟,制止了这次任命。B.张栻正直无私,每遇君臣问对时,不投人主之所好,不视君主之脸色行事,甚至在临终前,还写了奏疏
7、劝说孝宗“亲君子远小人”。C.张栻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很敬服张栻,认为“己之学乃铢积寸累而成,如敬夫,则于大本卓然先有见者也。”D.张栻是南宋著名教育家,主张以儒家的政治伦理去教育和培养人才,以“天理”为义,“人欲”为利,强调“义利之辩”。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A.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B.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C.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