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高考公益讲座系列_10713

寒假高考公益讲座系列_10713

ID:20465322

大小:1.36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8-10-13

寒假高考公益讲座系列_10713_第1页
寒假高考公益讲座系列_10713_第2页
寒假高考公益讲座系列_10713_第3页
寒假高考公益讲座系列_10713_第4页
寒假高考公益讲座系列_10713_第5页
资源描述:

《寒假高考公益讲座系列_1071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读写互动,构点成网___高考语文复习策略之二寒假高考公益讲座系列同学们好!高考语文复习要提高效率,要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需要弄清考试的规律,采取相应的策略,以少驭多,举一反三,有效高效。今天我再讲一讲高考语文复习策略之二——读写互动,构点成网。这一讲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为什么要读写互动、怎样读写互动;为什么要构点成网、怎样构点成网。为什么要读写互动这是语文学习的规律决定的。这是语文素养的特性决定的。语文素养说到底就是就是思维素养,就是思想品质素养。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奠定人生精神的底子。这些都与读写素养有关。思维素

2、养的提高需要广泛阅读与理解,思维素养的体现在于口语与书面表达。思想品质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读书与写作。奠定人生精神的底子,主要途径也是读书与写作。就具体的语文学习而言,无论是字词的记忆与运用,还是文章的阅读与写作,都明显地体现着读与写的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就高考试卷而言,更是处处体现着读写不可分割的关系,记住了、理解了、会运用、有创造能力等等,在试卷上都将以写的形式来体现。能不能写得出,会不会写得好,又都取决于广泛阅读的熏染。而我们在复习实践中,常常发现一些同学是把读写分开来看待的,往往是只看见题目,而看不

3、见规律,只求快速“完成任务”,而不讲求“一材多用”,时间的花费并不不见得少了多少,而实际学习效益却相差很大。例如,做现代文阅读题,就只是看到题目,把非常好的文章肢解成阅读题目,而忽视它的写作范本价值,忽视它的素养积累价值,忽视它的语言熏陶价值,这是非常可惜的。同时,有人总是认为,阅读能力的提高与写作无关,殊不知阅读的结果是要用写作来表达的。你说你的阅读能力很强,结果在回答问题目时不得要领,表达不清,出现所谓的“小口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的现象,就是由于没有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导致的。再比如,古代诗歌鉴赏题,读了

4、这首诗,基本懂了,你会觉得这首诗很美,但是美在何处?善于写作的人,会很快找出美的几点,用精当的语言加以表述,不善写作的人,就只会写几句这首诗写得很美啊,写得就是美啊之类的话。善于读写结合,即使做衔接题、作仿写题、做病句判别题,都会有明显的优势。写的能力强,将直接促进阅读理解能力,因为写的实践中,许多的心得体会,许多的甜酸苦辣,都会成为脑海中的一种积淀,而阅读的试题,也往往是对这些点的考查,如对主旨思想、观点态度的分析理解,结合写作实践就很快会找到思考的角度;如语句理解、艺术手法分析,有独到写作心得体会的人,自然会从

5、几个角度来加以思考。所以,一些有思想的语文老师都主张读写结合,以写促读。这是语文学习的规律。怎样做到读写互动一、把复习中的阅读材料当作写作材料来积累。1.在复习语言类知识时,有意识地为写作积累语言和思想。我们在复习语言类考点时,既注意原试题,也注意命题人所给的参考答案,结合起来,就是一些很有意思的语言。如2010年浙江卷第6题,就是一个很好地学习语言的例子。再如2010年安徽卷地20题:某校开展“名著导读、我喜爱的作品”活动,三位同学交流了各自的看法。请仿照甲同学的表述,将乙、丙同学的发言补写完整。甲同学说:我喜欢

6、有丰富知识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乙同学说:我喜欢有深刻思想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丙同学说:我喜欢有审美情趣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从考点复习来看,这是一道小型的阅读理解和表达的综合性考题,它要求仿写,仿的前提是对被仿句的准确理解和对题目要求的准确理解。被仿句“丰富知识”后面的句子跟的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分别对应的是“丰富”和“知识”两个词;那么,对应“深刻”“思想”的,可以用“启迪、启发、提醒……智慧、心智、思考”“丰富、提升……底蕴、境界”。第二句紧扣“审美”“

7、情趣”来思考,可以用“陶冶、熏育……情操、雅趣”“净化、滋养……心灵、品性”等词语来思考答案。我们把题目与答案结合起来,整体读几遍,不仅能得到思想的启迪,而且也做了语言的积累,锻炼使用排比修辞的能力,增强词语搭配的语感。我喜欢有丰富知识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我喜欢有深刻思想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启迪我们的智慧,提升我们的境界。我喜欢有审美情趣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2.在古诗鉴赏题时,有意识地训练诗意表达能力。一般地,许多人复习古典诗歌时,只是关注题目,把题

8、目回答了,就认为是完事了。其实,这样的复习效果并不会很好,因为,我们没有真正进入诗歌欣赏的境界的话,即使会回答这道题目,也很难提高真正的欣赏水平,遇到陌生的题目依然不会回答。这可能是古典诗歌欣赏题目成为一些考生的一大难点的原因之一。我们要有意识地练一练诗意表达的能力。如有道题目中选了刘因的《观梅有感》:“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