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455560
大小:2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09
《教案精选:小学思想品德《民族团结一家亲》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案精选:小学思想品德《民族团结一家亲》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小学思想品德《民族团结一家亲》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小学思想品德《民族团结一家亲》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小学思想品德《民族团结一家亲》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小学思想品德《民族团结一家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情感: 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行为: 1.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
2、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2.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六年级部分第五单元有关教学内容和要求设置的。对青少年进行民族间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的教育很有必要。其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民族问题一直是我国的一个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民族问题,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并采取措施,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在我国宪法中也明确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应让学生从小了解我国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立场。
3、其二,不能忽视目前境内外,仍有少数敌对分子利用民族问题制造事端,破坏我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进行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十分必要。其三,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各民族间交往日益频繁,许多少数民族到内地来做生意,随着边境地区旅游事业的发展,汉族人也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因此,对学生进行这一教育,也有现实意义。 本课以观察照片,让学生从我国各民族代表的合影照片中认识几个民族,并谈看了照片之后的感想入手导入课文,用以说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与课文第一段相连接。 本课应讲清两点。 1.民族团结的意义。 课文从三个方
4、面进行了论述:第一,通过历史的回顾说明,祖国的兴旺发达和进步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互助;第二,在革命战争年代,民族团结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第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加强民族团结,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2.各民族间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课文以孔繁森的事迹和新疆地区一个回汉维族杂居的村庄村民互相帮助的事例,说明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家庭,各民族间亲如兄弟,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课文最后一段简单说明了少年儿童也要为加强民族团结而努力,在与不同民族交往中应注意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友好相处。
5、这段话主要是指导学生的行为。 教法建议 教学建议和应注意的问题。 1.本课所讲事例多数是学生熟悉的。教学中,教师应借助事例让学生理解本课所讲观点。也可以参考后边的参考资料再给学生介绍一些事例,说明祖国的文化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民族团结则国家兴旺、民族昌盛;民族分裂于国于民都不利。 2.本课政策性较强,在教学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汉族地区要防止以汉族为主体来谈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防止大汉族主义倾向;少数民族地区也要防止本民族狭隘的民族主义。 3.教学中要注意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有侧重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在开放地区和旅游
6、开发区,可以侧重在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方面;对民族杂居地区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有民族纠纷或分裂活动的地区,更应强调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必要性。 教学设计示例 十二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情感: 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行为: 1.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2.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
7、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 一、听民族音乐,春民族娃娃,观察各民族照片,导入新课 1.播放民族歌曲联唱: 《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朝鲜族)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汉族)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蒙古族) 《新疆好》(维吾尔族) 请学生猜猜:这些都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谁能说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汉族外,还有哪些民族?(出示政区版图) 边交流边指出这些少数民族的区域,并出示部分民族娃娃。 3.出示各民
8、族照片:这是一张怎样的合影?(各民族在一起的合影) 4.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2课——。(出示课题) 请同学们打开书,齐读课文第1、2节。 5.师:不同的民族虽然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华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