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书法艺术探析

柳公权书法艺术探析

ID:20455509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1

柳公权书法艺术探析_第1页
柳公权书法艺术探析_第2页
柳公权书法艺术探析_第3页
柳公权书法艺术探析_第4页
柳公权书法艺术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柳公权书法艺术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柳公权书法艺术探析:柳公权是唐朝最后一位大书法家,他从颜真卿处接过楷书的旗帜,自创“柳体”,登上又一峰巅。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遒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有“颜筋柳骨”之称,成为历代书艺的楷模。  关键词:柳公权;柳体;楷书  :K203:A:1005-5312(2011)30-0071-02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元和三年(808)登进士科,又登博学宏词科。初仕校书郎,久滞未迁。十四年(819)夏州刺史李听辟为掌书记。翌年,入京奏事,穆宗知其善书,即日召为右拾遗,充翰林侍书学士。敬宗朝,官至兵部郎中,曾知制诰,充任弘文、翰林学士

2、,仍侍书内廷。文宗朝,历中书舍人、谏议大夫、工部侍郎、右散骑常侍。柳公权以书人仕,位至皇室侍书即朝廷专职书法教师,受到皇上的敬重,文宗有“钟、王复生,无以加焉”之誉。  一、书法风格形成期  柳公权从小就受到良好的诗书教育,幼嗜学,十二岁能辞赋。书法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笔法,然而自成一家。各朝皇帝都喜欢他的书法,爱他的诗才,甚至他的谏议也乐意接受。柳氏的一生,除了少许时间在外任官,基本上都在京城,在宫中,在皇帝身边。其一生不断地为皇家、为大臣、为亲朋书碑。从二十几岁时就开始为贵族写书,虽然这些书迹都已不存,但可以看到他二十多岁时的书艺已被那些权贵所青睐。在五十岁以前的作品

3、有《金刚经》、《洛神赋十三行跋》等,从中可见其学钟繇、王羲之的书体,仿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的体态。五十岁以后的作品有《李晨碑》、《大唐元观钟楼铭》及墨迹《送梨帖跋》,可见其楷书概貌,但尚未大成。  二、书法风格鼎盛期  柳公权在六十岁以后的十年中,书法进入鼎盛时期。如丽日当空,一变中唐肥腴之风,用笔骨力深注,爽利快健,以方为主,济之以圆,且在蹲锋与铺毫之间显示瘦硬劲挺之线条,这便是“柳骨”。在笔画之间已有自家面目,横之长者瘦挺舒展,横之短者粗壮有力.竖画较之横画为粗,以为主笔,求其变化;其撇,长者轻,而短者重;其捺必重,显示矫健力度;其钩、挑必顿后回锋迅出。柳体在结字上,也似颜真

4、卿书正面示人,左右较均衡,但纵长取势,且中密外疏。在整体书风上,柳体如“辕门列兵,森然环卫”。柳体法度森严,面目又变颜体之肥,而为清劲挺拔,瘦硬通神,在晚唐以一种新的书体及其劲媚之美引起了人们对柳体的赞赏。这一时期作品有《冯宿碑》、《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等二十通碑,而《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为柳体的代表。《玄秘塔碑》,唐会昌元年(841)书刻。碑额篆书柳公权书,碑文裴休撰,柳公权书,邵建和、邵建初刻石。石在陕西西安碑林。对此碑的书法历代书家有不同评价,明赵崡说:“柳书筋骨大露,不免支离,宜米南官之鄙为恶札.,而宣城陈氏之笑其不能用右军笔也”(《石墨镌华》)。这是拿王书来衡量柳

5、书,所以宋米芾说“公权丑怪恶札祖,从兹古法荡无遗”(《海岳名言》)。以古法来衡量柳书是不够公允的,“柳体”之成为“柳体”,正是他不为古法所囿而自立新法,董其昌说:“柳尚书极力变右军法”。明王世贞肯定此碑的变法,他说:“此碑柳书中最露筋骨者,遒媚劲健。固自不同,要之晋法亦大变耳”(《弇州山人稿》)。王世贞说柳书的遒媚不同于东晋的遒媚,这正是柳书的创造。“遒媚劲健”最能道出此碑的特色。此碑尚有一种温和闲雅之姿致,要宋拓佳本才能感受到。宋以后碑屡经剜剔。字划板滞,观之令人生厌。《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崔铉撰,徐方平篆额,柳公权奉勅正书,会昌三年(843)四月立在西京

6、禁中。此碑早佚,存世唯见南宋贾似道重精装本前册,现藏北京图书馆。清初曾归北平孙承泽,其《庚子销夏记》卷七有记:“予所收乃贾似道家物,上有秋壑图书及长字印。元入内府,上有官书条记。后在晋王府中。卷首手书云:‘怪君何处得此本,犹有恒玄寒具油。’乃鲜于伯几笔也。”其书法较见温润,已无《回元观钟楼铭》之极峻风貌,遒媚处亦胜《玄秘塔碑》,或以为晚年得意之笔。其实是碑,虽亦奉勅书,但不复见有矜持之色,盖是时已解脱内廷侍书之职,且外放为闲散之官,无须兢兢业业恭诚供奉,是其书法渐人通会之境,而有所嬗变。  三、书法风格新发展期  柳公权在七十岁以后的十年中,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此阶段书碑有《

7、魏公先庙碑》、《高元裕碑》等十通碑。从这些碑中可以看到柳公权似乎想继《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淋漓尽致地表露柳体之后、再辟一新的境界。欲以淡拙渗透笔法,以平易渗透结体,以古雅渗透气韵。因此中期那种刀切钢铸般的用笔就有所收,抛筋露骨的结体有所隐,森严峻峭的风棱有所敛。清杨守敬对此悟识尤深,云:“《苻璘碑》、《魏公先庙碑》、《冯宿碑》皆敛才就范,终归淡雅。”他甚至认为,《高元裕》一碑,尤为完美。虽然《苻璘碑》、《冯宿碑》都为七十岁前所书,但七十岁以后的变化,其思想之根早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