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讲义

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讲义

ID:20452592

大小:217.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11

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讲义_第1页
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讲义_第2页
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讲义_第3页
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讲义_第4页
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流行病学补充讲义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疾病谱和死因谱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传统的烈性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慢性病在疾病谱和死因谱中的位置逐年上升,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以心脏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占主要位置的趋势,慢性病已成为21世纪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05年全球总死亡人数为5800万,其中近3500万人死于慢性病,而中国慢性病的死亡人数占了750万。《中国慢性病报告》显示近3亿人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患者1.6亿,慢性病患者2.8亿,慢性病死亡占总

2、死亡比例呈持续上升趋势。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困扰人们,特别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致残率、致死率都非常高。所以,对这些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实现以预防慢性病发生与发展为目的的重要工作方式。一、慢性病的概念按发病过程及其预后,疾病可分为“急性病”和“慢性病”。急性病发病过程通常是迅速且短暂的,如急性传染病、急性感染等,经及时、适当的治疗,身体能较快恢复正常,但也可能病情恶化而死亡。慢性病的发病缓慢、逐渐加重,其病理变化具有退行性、不可逆性,严重者可引起功能障碍而需要长期的治疗、保健和康复,也可能导致死亡(表

3、1)。表1慢性病与急性传染性疾病的比较区别点慢性病急性传染病病因病因不甚明确有特异的生物学病因病因预防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预防干预措施,直接效果不明显,需要常时间评价、观察特异性预防有效,直接效果明确、迅速、可测量发病机制复杂、不容易阻断相对单纯、容易阻断病程及所需的卫生服务长、甚至终生带病,需要持续性的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短,治愈或死亡,所需服务时间较短传播多无传染性,人群预防与个人预防结合,人群预防正在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但效果尚不突出具有传染性,人群预防效果、效益极佳,预防手段以公共卫生人员和政府的行为为主预后多器官、多系统损害,需要持续

4、性、综合性的康复服务多数后遗症少,需要单一的躯体功能康复符合上述慢性病特征的疾病主要包括:①心脑血管病,如高血压、冠心病;②恶性肿瘤,如胃癌、肺癌等;③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⑤心理异常和精神病;⑥慢性肝、肾疾病,如肝硬化;⑦其他各种器官的慢性、不可逆性损害。通常所指的慢性病主要是指上述以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为主的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infectiouschronicdisease,NCD)。对人群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危害最大的主要是心、脑、肾血管病、肿瘤和糖

5、尿病,由于其发病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故又称为“生活方式病”。慢性病一般具有下述特点:①患病率高,而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②临床治疗效果较差,预后不好专业技术资料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并发症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③病程迁延持久,是终生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④慢病病因、病情复杂,具有个体化的特点;⑤诊断治疗的费用较高,治疗的成本效益较差,对卫生服务利用的需求高。二、慢性病的流行概况及社会危害(一)在发达国家或西方国家中,慢性非传染性流行病在总发病或死亡中占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比例。美国“全国生命统计报告”最近报告了1999年、

6、2000年两年前10位的死因,按死亡数高低顺序均为:心脏病、恶性肿瘤(癌症)、脑血管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事故、糖尿病、流感与肺炎、老年痴呆、肾脏疾病和败血症,这10类疾病的死亡数在这两年中均占总死亡数的80%。而其中7类疾病,均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就占总死亡数的71.2%。死因第一、二位分别为心脏病与恶性肿瘤,在2000年占总死因的52.6%。可见目前在美国,全部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是由这两类疾病引起。发达国家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流行病,主要和吸烟、高脂饮食与其他不良生活习惯方式,职业暴露、环境污染等有关。著名流行病学家Peto在2001

7、年“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发达国家所有癌症死亡病例的三分之一是由吸烟造成的;如果能消除石棉暴露,西方国家能控制大部分间皮癌和很多肺癌。(二)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状我国非传染性慢性病发病和患病情况用八个字概括是“发展迅速,形势严峻”。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与流行方面有如下几个特点: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总死亡中占绝大部分:最近由卫生部统计中心发表的资料表明:在2001年北京等36个城市的前10位死因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代谢及免疫疾病、消化系病、泌尿生殖系病、精神病、神经病,除第5位的损伤和

8、中毒外,其余的9类疾病均为慢性病,占全死因的86.13%。2005年,卫生部采用ICD-10疾病分类标准对30个城市和78个县进行死因统计,显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病等慢性病成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