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运行规程(修改版)

锅炉运行规程(修改版)

ID:20430145

大小:294.50 KB

页数:130页

时间:2018-10-12

锅炉运行规程(修改版)_第1页
锅炉运行规程(修改版)_第2页
锅炉运行规程(修改版)_第3页
锅炉运行规程(修改版)_第4页
锅炉运行规程(修改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锅炉运行规程(修改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锅炉概况及主要设备1.1主要设计参数1.1.1锅炉简介锅炉型号:HG-220/9.8-L.YM15型设计:美国PPC做基础和技术设计,哈尔滨锅炉厂技术转化。制造商:哈尔滨锅炉厂锅炉效率:90.67%1.1.2蒸汽参数额定负荷:220t/h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540℃过热汽出口压力:9.81Mpa锅炉汽包压力:11.13Mpa1.1.3给水参数给水压力:13.3Mpa给水温度:215℃省煤器出口水温:261℃锅炉正常运行水容积:53.75m3锅炉水压试验时水容积:95.77m31.1.4减温水参数130减温水压力:13.3Mpa减温水温度:215℃减温水喷水量:(4.3+2.

2、9)t/h调温幅度:(17+13)℃1.1.5一二次风参数预热器进口一次风温:33℃预热器进口二次风温:22℃预热器出口一次风温:175℃预热器出口二次风温:164℃一次风空气阻力:15.14kpa二次风空气阻力:8.19kpa总风量:68kg/s1.1.6烟气和灰参数1.1.6.1烟气量:73.8kg/s锅炉排烟温度:149℃烟气阻力总计:2.97kpa烟气排放值:NOX:≤96.5kg/h(220ppmdv)SO2:≤99kg/h(脱硫率90%)CO:≤200ppmdv1301.1.6.2总灰量:3.97kg/s飞灰占总灰百分数:80%1.1.7煤特性1.1.7.1煤的成份

3、(表1-1)煤的成份设计煤种校核煤种Cy%53.158.06Hy%2.423.36Oy%2.657.78Ny%0.810.79Sy%2.790.63Ay%29.419.77Wy%8.839.6QydwMJ/kg20.9922.41.1.7.2煤粒径范围:0.2~10mm燃料消耗量:29.52t/h过氧量:(3~3.5%)1.1.8石灰石特性:CaCO3:91.30%MgCO3:2.00%惰性物质:6.5%水份:<0.2%粒径范围:0.02~1.00mm石灰石消耗量:5.616t/hCa/s比:2.01301.1.9燃油(#0柴油)特性1.1.9.1成份(表1-2)成份百分比Cy

4、85.5~86.5%Hy13.5~14.5%Oy0.034%Ny0.034%Sy0.082%Qydw10200kcal/kg1.1.9.2密度:(20℃时)0.8039k/cm3凝点:0℃闪点(闭口):68℃1.2锅炉主要部件介绍本锅炉系高压参数、单汽包、自然循环蒸汽锅炉,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高温分离。锅炉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燃烧室、高温旋风分离器、返料密封装置和尾部对流烟道。燃烧室位于锅炉前部,四周和顶棚布置有膜式水冷壁,底部为略有倾斜的水冷布风板,上部与前墙垂直布置有三片水冷屏和四片二级过热器。燃烧室后有两个平行布置的旋风分离器。130密封返料装置位于旋风分离器下,与燃烧

5、室和旋风分离器相连接。燃烧室、旋风分离器和密封反料装置构成了粒子循环回路。尾部对流烟道在锅炉后部,烟道上部的四周及顶棚由包墙过热器组成,其内沿烟气流程依次布置有三级过热器和一级过热器,下部烟道内依次布置有省煤器和卧式空气预热器,一、二次风分开布置。锅内采用单段蒸发系统,下降管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供水方式。过热蒸汽温度采用二级给水喷水减温调节。锅炉采用露天布置,8米运转层下按全封闭设计,汽包两端设有炉顶小室。锅炉构架采用全钢焊接结构,按6度地震裂度设计。锅炉采用支吊结合的固定方式,除旋风分离器和空气预热器为支撑结构外,其余均为悬吊结构。为防止因炉内爆燃引起水冷壁和炉墙的破坏,本

6、锅炉设有钢性梁。锅炉设有膨胀中心,以膨胀中心为原点自由膨胀。1.2.1汽包1.2.1.1结构汽包采用19Mn6材料制成,内径为Φ1301600mm,壁厚100mm,筒身全长9600mm,两端采用球形封头。汽包筒身顶部装焊有饱和蒸汽引出管座,安全阀脉冲管座、压力表管座,与水平呈38度夹角处焊有给水引入套管接头。筒身前、后、水平部位装焊有汽水混合物引入管座。筒身底部装焊有大直径下降管管座、水冷屏供水管管座、紧急放水管管座等。封头上装有人孔、水位表管管座等。1.2.1.2水位汽包正常水位在中心线以下180mm处,最高和最低水位离正常水位各50mm。真实水位的测定与控制对锅炉的运行是非

7、常重要的。为了保证水位的准确性,将水位表装在远离下降管的汽包封头上,可以避开下降管附近存在的漩涡和扰动对水位测定的影响。1.2.2燃烧室及水冷壁1.2.2.1结构燃烧室断面呈矩形,长度×宽度=5512×8944mm,燃烧室各面全部采用膜式水冷壁,由光管和扁钢焊制而成。底部为水冷布风板。燃烧室四周及顶部的管子节距均为78mm,除下部水冷壁和出烟口处水冷壁采用Φ60×6.5mm的管子外,其余均为130Φ60×5.5mm的管子,管子材料为20G。下部前后水冷壁向炉内倾斜与垂直方向成19.5度角。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