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426385
大小:4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2
《对虾疾病及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随着虾病越来越严重,虾病已成为制约养虾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虾疾病的防治技术是养虾业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病因对虾由于其种类、遗传性、免疫力、健康状况、营养、生长阶段和水环境的不同,对某种疾病的敏感性也不同。使对虾生病的病原体主要有生物性的,如病毒、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寄生蠕虫类、寄生甲壳类、薮枝螅、藤壶等;还有非生物性的如不良的水环境因素(包括水温、溶解氧、盐度、pH值、氨氮、硫化氢、重金属离子或其他污染物质),食物中毒或某种营养物质缺乏等。水质和对虾的健康状况与其对疾病的抵抗力有密切关系。身体衰弱,生长发育缓慢和受伤后的虾最容易患病。病原体对养殖虾的危害主
2、要表现在吸取虾体营养,分泌毒素,破坏组织,机械损伤或破坏生理机能,使虾生长缓慢,严重时引起死亡。 诊断仔细观察病虾的症状,即患病个体在体表,内部组织器官和身体活动呈现出不正常状况。了解对虾生活状况及生活环境,包括虾在池塘中活动情况,生态环境,饲养管理;了解发病的经历,包括发现疾病的时间,死虾数量,有否治疗过及用药种类,该池过去是否发生过疾病及发病种类;对病虾作解剖检查,这是最重要的一步,一般包括取样、检查。检查按下列顺序逐步进行。防治目前我国共发现虾病40多种,其中常见病近20种。下面2个表列举我国常见虾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育苗期常见虾病及其防治方法虾病名称 主要症状
3、 防治方法 棘毛萎缩病 尾刺弯曲、短小 甚至萎缩、光秃。 改善水质,调整水温;水 水产养殖网版权所有http://www.59baike.com 体中加入5~ 10ppmEDTA 纤毛虫病。 幼体行动迟缓、 难以摄食和变态 大量换水或升温2~ 3℃促蜕皮;用15~20ppm 福尔马林处理24小时 弧菌病 幼体活力下降. 趋光性弱,腹部弓 起、体色发白,死亡 率高 改善营养,降低密度;用 2~2.5ppm土霉素或 5ppm合霉素或1~2ppm 氯霉素或1~3ppm四环 素药浴处理 丝状细菌病 活动能力弱或沉 于池底,久而死亡 保持水质洁净,海水必 须经过滤、消毒 霉菌病
4、 霉菌侵入卵或幼 保持水质清新,及时清 体全身,使之不能 发育变态而死亡除残饵尸体等;可用 0.006ppm亚甲基蓝防 治;可每3~4天加入6~ 10bbp孔雀绿防治 肝脏白浊病 发病幼体行动迟 缓,肝胰呈白浊色, 重者肠道变白浊色 主要靠预防,保持水质 清洁;日本曾用0.4ppm 二氟苯已烯酸钠每天泼洒 可防主要虾病及其防治方法 虾病名称 主要症状防治方法 痉挛病(夹尾病) 虾腹部弯曲,尾 部弯于胸下呈抱尾 状,两眼併起僵直 加深池水,降低水温,高 水产养殖网版权所有http://www.59baike.com 温期投饵应少惊动,并尽 量减少打网取样 红肢病(红腿
5、病) 病虾离群独游行 动迟缓,不能控制 行动方向,重者倒 在池边水底,体色 暗红,胸腹肢呈红 色 彻底清池保持水质良好 可预防;在投饵中按每千 克加入土霉素360毫克可 控制病情,或用1~2ppm 呋喃唑酮全池泼洒2~3 天 白斑病 甲壳上发现白 斑、离群独游,游泳 能力下降,继而死 亡 防止池底过度污染;治 疗用抗菌素,按每千克饲 料加土霉素500毫克和氯 霉素500毫克配合使用; 有报道国外使用磺胺异恶 唑治疗 烂眼病(瞎眼病) 眼球肿胀,由黑 变褐甚至溃烂 保持水质良好;用漂白 粉0.6~1ppm全池泼洒2 ~3天,或饵料中加入土 霉素(0.5克/千克) 褐斑病 甲
6、壳上有黑色溃 疡,进而发生二次 感染,造成蜕壳困 难而死亡 0.05~0.1ppm孔雀绿 与20~25ppm福尔马林 混合投入池中1~2次;用 20ppm孔雀绿浸洗8分钟 隔日一次;每千克饲料中 加入0.45克土霉素2~3 天 黑鳃病 鳃呈桔黄或鲜褐 色,以后逐渐变暗, 再变成黑色 初期改善水质可防治; 后期可用2~3ppm呋喃 唑酮药浴2~4天或用抗 菌素治疗 微孢子虫病 肌肉受感染处呈 白色,通常从尾部 开始向前发展,严 重时全身发白,卵 巢受侵害呈红色或 微红 清除病虾和死虾;彻底 清池作预防 丝状细菌病 丝状细菌附于虾 水产养殖网版权所有http://www.59
7、baike.com/ 外壳任何部位,但 主要侵害鳃部 改善水质条件;用 0.5ppm硫酸铜浸浴4~6 小时,或5~10ppm高锰 酸钾浸泡1小时 异常蜕壳 夜间大量对虾蜕 壳并伴随着发生死 亡 改善水质 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http://www.59baike.com/对于虾病必须强调“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原则。在大水体中,虾病一旦发生,治疗是很困难的,并必然会对养虾造成损失。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应预防在先,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勤检查,力求早发现,在发病初期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虾病发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