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活动(会议)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技术方案

重大活动(会议)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技术方案

ID:20425864

大小:242.00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8-10-13

重大活动(会议)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技术方案_第1页
重大活动(会议)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技术方案_第2页
重大活动(会议)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技术方案_第3页
重大活动(会议)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技术方案_第4页
重大活动(会议)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技术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大活动(会议)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技术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重大活动(会议)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技术方案目录1总则1.1目的1.2依据1.3适用范围2工作内容2.1传染病应急处置2.1.1传染病应急处置的组织、协调与管理2.1.2疫情的监测和报告2.1.3传染病预防控制2.1.4保障措施2.2重大活动期间放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2.2.1放射突发事件包括:2.2.2放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响应与报告2.2.3放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程序2.2.4保障措施2.3重大活动期间突发有害气体中毒事件应急处置2.3.1突发有害气体中毒事件的范围2.3.2突发有害气体中毒事件应急处置响应与报告2.3.3突发有害气体中毒事件应急处

2、置工作程序2.3.4保障措施2.4重大活动场馆及下榻宾馆、饭店消毒2.4.1预防性消毒2.4.2疫源地消毒2.5重大活动场馆及下榻宾馆、饭店病媒生物防制2.5.1环境治理、消除病媒生物的孳生、栖息场所2.5.2物理防治2.5.3化学药物防治2.5.4保障措施2.6重大活动突发食品、生活饮用水污染及其中毒事件应急处置2.6.1突发食品、生活饮用水污染及其中毒事件应急处置的组织、协调与管理2.6.2突发食品、生活饮用水污染及其中毒事件的预防控制2.6.3保障措施3附录:处置技术措施1总则1.1目的为了切实做好在高新区辖区内举行的重大活动(会议)医疗卫

3、生保障工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技术工作,确保做到四个不发生和四个满意,即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不发生传染病疫情流行、不发生伤病员的延误救治事件、不发生重要对象医疗保健工作不到位的事件;群众满意、参会人员满意、领导满意、国内外来宾满意。规范重大活动期间卫生保障工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技术工作,迅速查明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损失,保障重大活动参加人员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1.2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4、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卫生部《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规范》、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江苏省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医疗卫生保障工作预案》等制定本技术方案。1.3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省、市级人民政府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对具有特定规模和社会影响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及其他重大社会活动和会议(以下简称重大活动)实施的专门医疗卫生技术保障工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技术工作。2工作内容2.1传染病应急处置2.1.1传染病应急处置的组织、协调与管理2.1.1.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负责本辖区重大活动(重

5、要会议)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应急处置的组织、协调与管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重大活动传染病控制工作的主要业务机构,应当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组委会医疗卫生部的领导下,建立健全重大活动传染病控制工作处置队伍、组织,积极做好重大活动期间的传染病控制应急准备工作。2.1.1.2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疾控机构按照《江苏省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医疗卫生保障工作预案》和本方案的要求,及时向重大活动组委会医疗卫生部报告疫情动态,落实疫情处理措施。2.1.1.3市、县(市、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建由流行病学、食品卫生、环境卫生、消毒除害、卫生检测检验、健康教育等专业人

6、员组成的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队伍。组成人员必须熟悉业务、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应急队伍能够迅速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尽快确定疫情,查明病因和疫情可能波及的范围,提出控制措施和建议。按照属地化的原则,重大活动所在地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辖区内相关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必要时参与调查处理工作。2.1.1.4重大活动定点医院要成立传染病应急抢救领导小组、病人抢救治疗小组、疫点处理小组,适应救治病人和扑灭疫情的需要。2.1.2疫情的监测和报告2.1.2.1疫情监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加强传染病疫情的常规监测工作,及时掌

7、握本地区各类传染病的疫情动态,加强信息传递和沟通,同时注意了解国内外、省内外各类传染病疫情情况。传染病疫情监测围绕以下重点开展:(1)以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等为主的肠道传染病。(2)以流行性感冒、人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3)以疟疾、乙型脑炎、登革热、出血热等为主的虫媒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4)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等急性丙类传染病。(5)其它法定传染病和群体不明原因疾病。各级医疗机构应采取预诊等办法,力争早期发现传染病病人,在组织力量全力抢救治疗以及疫点处理的同时,应迅速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2.

8、1.2.2疫情报告(1)在重大活动期间,传染病疫情信息采用专报制度。为重大活动服务的医疗卫生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其他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