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425021
大小:62.0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13
《2013镇政府教育综合评估工作报告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3镇政府教育综合评估工作报告我镇位于滦平县东南部,京承高速公路和旅游公路贯穿全镇。全镇面积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人口万,年财政收入200万元左右。去年农民人均收入1510元。全镇现有1所中学,3所完全小学,11个教学点,4所幼儿园。现有在班(园)幼儿594人,小学在校生1321人,初中在校生989人;教职工198人。四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重中之重,重在巩固提高”的方针。着力于内化学校管理,硬化责任目标,强化巩固提高,围绕普及程度保稳,办学条件保硬,师
2、资水平保强,教育质量保升“”这一目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规模办学水平,使全镇中小学的整体办学水平跨上了一个新台阶,镇政府连续4年被县政府评为“教育工作优秀乡镇”。现汇报如下: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一)普及程度。1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上学,小学入学率100%,中学入学率%,随着办学条件的提高和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惠民政策的实施,中小学巩固率不断提高,在校生年巩固率小学100%,中学%。完成率,小学100%,中学%。15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按期毕业率达到%。(二)师资队伍
3、。1、小学107名专任教师,中学80名教师全部达到任职要求。中小学专任师学历合格率均小学100%,中学%;小学专科以上学历71人(本科25人),占%,中学本科学历69人(全日制15人),占%,小学和中学专科和本科学历分别比前提高了%和%。2、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中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培训工作。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在职进修和继续教育培训,在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年度注册率100%。中小学教师按需设岗,为解决小学偏远教学点,薄弱学科教学力度,建立了小学英语教师巡回授课制度;中小学教师调岗流动制度。全
4、镇无代课教师。3、中小学校长4人均经过岗位培训,取得合格证书,现正在参加“十一五”提高培训学习。4、关心教职工生活,镇政府每年都安排1万余元资金奖励优秀教师;全镇教师全部参加了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并在个别教师生病住院、家庭困难时及时送去温暖和关怀。(三)办学条件。1、我们根据从需求看调整,从投入看效益的原则,根据县政府的规划,按照“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集中提高,强化普及”的指导思想,根据生源情况,本着方便入学和最大限度利用教育资源,减轻农民负担,科学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集中精力办好1所中学,3所完
5、全小学,3所幼儿园。去年10月份,将原付营子乡中学合并到一起,使中学的服务半径达到40公里,覆盖人口达到万;小学校点减少到14所,集中精力办好、、3所完全小学,把4年级以上集中到3所完全小学。2、积极推进规模化管理。小学以原乡所辖区域范围设立了、、三个教研中心,配备了兼职研修负责人,以三个中心点辐射带动本片的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形成了的群体竞争机制。3、中小学校舍做到坚固,够用,适用,无危房。4年共翻建、新建校舍5013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小学平方米,生均提高平方米;初中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小
6、学平方米,生均提高平方米,初中平方米,生均提高平方米。初中有250米环形跑道和100米2组直跑道,中心小学有200米环形跑道和60米2组直跑道。4、小学、初中实验用房基本上达到了省定标准。完全小学有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少科室、电教室、德育展室,其他小学有综合活动室。5、教学仪器设备,按教育部配备标准,中心小学和中学达到了1类配备标准,2所完全小学达到了2类配备标准。各科仪器完好率达到99%以上;能够按课程标准,上好实验课,利用率达到95%以上。6、按图书配备标准,配齐了中小学图书。中小
7、学新增书价值5万元的图书。初中生均图书册,中心小学生均生均图书册,完全小学生均册,其他教学点生均册。中小学每种图书复本率基本上不超过5册,图书管理,基本上做到了管理使用科学化、规范化。(四)学校管理。1、中小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健全,岗位责任明确,各项工作管理有序。中小学校校风正、校纪严。2、注重环境育人。中小学校园达到了“五化”,即:绿化、美化、美化、净化、路面硬化和教育化。学校周围安全,无噪音,无污染源;校门前干净,整齐,无摊点、杂物。校园整洁有序,室内空气流通,宿舍被褥干净,厕所清洁、卫生,校训
8、、公开栏、橱窗、宣传栏、展板等设计美观、规范,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师生作品格言,体现了时时处处育人的氛围。新增硬化面积2120平方米,使三营教学点、蕨菜沟教学点,实现了校园硬化。3、各种专业教室。有标牌,室内整洁,主题突出,物品及悬挂物,摆放合理、整齐。4、成职教工作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导向,建设村文化技术学校4所。创办《农村科技新信息》,送“教”下乡到村、到户,为“三农”服务。积极与县有关职能部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目前,农民专业技术学会入会303户,培养技术骨干278人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