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424675
大小:6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3
《查译《唐璜》:翻译文学中的经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查译《唐璜》:翻译文学中的经典摘 要:在翻译文学界,查译本《唐璜》以其无穷的艺术魅力,已成为经典译著。在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翻译文学作品更是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但是,它的独立价值却始终未得到承认。笔者呼吁:承认翻译文学的独立价值,提高文学翻译工的学术和社会地位,将促进中国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快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步伐。 关键词:查译《唐璜》 翻译文学 中国文学 “走出去” 一、引言 著名诗人翻译家查良铮(笔名穆旦),生前蜚声诗坛,逝世后更是在中国文学界掀起了“穆旦热”。然而,作为翻译家,他也贡献卓越、影
2、响深远,曾被誉为“中国诗歌翻译史成就最大的一人”①。其代表性译作《唐璜》,以其无穷的艺术魅力,现已成为翻译文学中的经典,它像一颗明珠镶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和创作文学经典一起,放射着耀眼的光芒。但是,在学术界,查良铮的翻译家身份与他的诗人身份不可同日而语。在普通读者中间,人们通常只记得《唐璜》是英国浪漫主义大诗人拜伦的代表作,却鲜有人知道,这部经典作品在异域东方之所以大放异彩,与翻译家查良铮历时十一年的创造性翻译分不开。本文欲考察查译本《唐璜》的译介背景及艺术价值,同时探讨翻译文学的独立价值,旨在呼吁文学界重视翻译文
3、学的特殊价值,提高文学翻译工的学术和社会地位,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推波助澜。 二、查译《唐璜》的背景及动机 我们知道,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查良铮热切地从美国留学归来,为了向新中国献礼,他毅然拿起了手中的译笔,踏上了文学理论和文学翻译的征程。1958年受到无端迫害,从此失去了发表诗作和译作的权利,但是,他依然全身心投入到潜在的文学翻译事业之中。1962年,他开始翻译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长篇讽刺诗《唐璜》,1965年完成初稿,1972年8月起又三易其稿。然而,这部浸透着翻译家十一年心血的长篇译著,在其逝世三年后(19
4、80年)才得以出版。 查良铮着手翻译《唐璜》之前,朱维基译《唐璜》已经于1956年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作为国内第一部全译本,朱译《唐璜》具有不可忽视的先驱性意义。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朱译本中存在诸多翻译上不尽如人意之处。而作为与歌德的《浮士德》享有同等重要地位的《唐璜》,拥有一个更加优秀的中译本,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976年给杜运燮的信中他这样说:“我相信中国的新诗如不接受外国影响则弄不出有意思的结果。这种拜伦诗很有用途,可发挥相当影响,不只在形式,尤在内容,即诗思的深度上起作用。我把拜伦和普希金介绍毕,就
5、可以睡大觉了。”②他还说,《唐璜》是他读过的诗中最优美的,许多中国人读不到,实在是一大憾事。③因此,查良铮翻译拜伦,尤其是他的代表性作品《唐璜》,是出于发展中国新诗的需要,同时希望中国读者能够欣赏到如此优美的经典作品。重译这部长诗便是自然的事情了。 三、查译《唐璜》:翻译文学中的经典 1. 查译《唐璜》的翻译艺术成就 关于查译《唐璜》的翻译艺术成就,不少学者已经给予了高度评价。例如,在分析了《唐璜》原作之后,周珏良先生指出:“《唐璜》是一首好诗,查译《唐璜》也是一部佳译。”④认为译本不仅在音律上和原诗很接近,并
6、且“最难得的是传神。在《唐璜》一诗中,拜伦显示了不同的风格。抒情、讽刺是最突出的两种。译本对这两种风格都能曲折传神,丝丝入扣”⑤。下面,就让我们结合查译《唐璜》的部分片段,来欣赏翻译家卓越的译诗成就吧。 首先,从诗体形式上来看,《唐璜》原诗共一万六千余行,几乎完全采用意大利八行体写就,这是拜伦对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巨大贡献。然而,在缺乏格律诗规范的背景下,如何再现原诗整齐的韵律与行,显然是翻译过程中的一大难点。但是,经过反复推敲,几次易稿,查良铮做到了。在译本中,他同样采用了有韵诗,一、三、五行不押韵,二、四、六行一
7、韵,七、八行一韵,同时保留了原诗的八行一诗节。并且整部译著,从始至终,几乎完全保持了这样的韵律,译者精湛的翻译艺术可见一斑。请看如下一段: 无论你拿去什么,请暂且留下 可怜的美色吧!她是稀世之宝, 固然有时她偷偷地有违闺范, 但岂不因此你更该稍存厚道? 瘦骨嶙峋的饕餮者呵!你掠去 多少邦国,也该摘 要:在翻译文学界,查译本《唐璜》以其无穷的艺术魅力,已成为经典译著。在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翻译文学作品更是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但是,它的独立价值却始终未得到承认。笔者呼吁:承认翻译文学的独立价值,提高文学
8、翻译工的学术和社会地位,将促进中国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快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步伐。 关键词:查译《唐璜》 翻译文学 中国文学 “走出去” 一、引言 著名诗人翻译家查良铮(笔名穆旦),生前蜚声诗坛,逝世后更是在中国文学界掀起了“穆旦热”。然而,作为翻译家,他也贡献卓越、影响深远,曾被誉为“中国诗歌翻译史成就最大的一人”①。其代表性译作《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