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同步练习题(岳麓版必修三)

戊戌变法同步练习题(岳麓版必修三)

ID:2040390

大小:74.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7-11-14

戊戌变法同步练习题(岳麓版必修三)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戊戌变法同步练习题(岳麓版必修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戊戌变法同步练习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清朝高级官员中积极支持变法新政的是A.慈禧太后B.陈宝箴C.袁世凯D.荣禄2.戊戌政变后,新政措施被保留下来的是A.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取士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C.精简机构,裁减冗员D.设立京师大学堂3.“戊戌六君子”除“军机四卿”外还有①康有为②梁启超③康广仁④杨深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B.帝国主义国家干涉破坏C.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D.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5.中国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2、C.国民革命运动D.辛亥革命6.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A.新思潮萌发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7.戊戌变法具有强烈的爱国性,主要表现在它A.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B.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C.主张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D.促进了了人民的觉醒8.戊戌变法的实质性意义是A.挽救民族危亡B.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C.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推动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兴起二.材料解析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具呈举人康祖诏等,为要危大计,乞下明诏,行大赏罚,迁都练兵,受通新法,以塞和款而拒外夷,保疆土而延国命,呈

3、请代奏事。材料二:窃闻与日本议和,有割奉天沿边及台湾一省,补兵饷二万万两及通商苏杭,听机器洋货流行内地,免其厘税等款,此外尚有缴械、献俘、迁民之说,……材料三:不揣狂愚,统筹大计,近之为可战可和,而必不致割地弃民之策,远之为可富可强,而必无敌国外患之来,伏乞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而已。请回答:(1)以上三则材料均引自同一历史文献。请写出该文献作者。这一文献曾引起一件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有何影响?(2)材料二提及“与日本议和”的背景是什么?签订了什么条约?(3)材料三中皇上指的是谁?以

4、作者为代表的派别叫什么?主张变法的代表人物还有哪些?三.问答题:10.概述戊戌变法对我国近代思想领域的影响,分析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D3.B4.A5.B6.C7.A8.D二.材料解析题:9.(1)康有为,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政治运动(2)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3)光绪帝;资产阶级维新派;梁启超、谭嗣同等三.问答题:10.答: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

5、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维新运动的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既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又脱离广大群众,寄希望于没有掌握实权的皇帝,甚至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