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练习

岳阳楼记练习

ID:20376904

大小:5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2

岳阳楼记练习_第1页
岳阳楼记练习_第2页
岳阳楼记练习_第3页
岳阳楼记练习_第4页
岳阳楼记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岳阳楼记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十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练习岳阳楼记(宋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

2、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属予作文以记之()沙鸥翔集

3、()2.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前人之述/备矣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根据你的理解,用流畅的语言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所表现的特有的画面和情感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5.本文是范仲淹应滕子京之邀为岳阳楼所作的记,但是作者为什么没有对岳阳楼详加描绘?6.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中用意是什么?7.“迁客骚人”阴雨天登上岳阳楼

4、时,“满目萧然,感极而悲”的原因是:;晴天登岳阳楼时,“把酒临风,其喜洋洋”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8.文中说“古仁人”“进亦忧,退亦忧”“进”是指,“退”是指(用原文回答9.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叹,周敦颐《爱莲说》中也有“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感慨,试试比较二者有什么区别?10.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贤者和庸人的区别,分别以“贤者”和“庸人”为首词写一组对偶句。贤者。庸人。11.文中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迁客骚人”与“古仁人”不同的优乐观,请你具体说说,这两类人的优乐观有

5、什么不同?作者属于哪一类?四、比较阅读下面的诗与文,完成后面的练习【甲】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乙】岳阳楼记(宋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

6、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

7、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1.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其/喜洋洋者矣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D.先/天下之忧/而忧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则有去国怀乡()微斯人()锦鳞游泳()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文:4.甲诗句“,”两句与乙文中“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意

8、思相近,甲诗句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乙文中“,”几句意思相近。5.甲诗与乙文都是有关洞庭湖的作品,并且在写法上都采用了的手法,但是甲诗中师描写洞庭湖之景表达自己的急切心情;乙文是借用洞庭湖之景表达作者“,。”的思想6.通读乙文,缝隙概括,“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文中究竟有哪些“异”?十五、比较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练习【甲】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乙】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