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16秋《中国法制史》作业2

北语16秋《中国法制史》作业2

ID:20329778

大小:9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2

北语16秋《中国法制史》作业2_第1页
北语16秋《中国法制史》作业2_第2页
北语16秋《中国法制史》作业2_第3页
北语16秋《中国法制史》作业2_第4页
资源描述:

《北语16秋《中国法制史》作业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7春16秋《中国法制史》2一、单选(共10道,共40分。)1.()是封建社会允许官吏以官职爵位折抵徒刑的一种特权制度。A.八议B.具名C.亲亲得相首匿D.官当标准解:2.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是()时期确立的。A.汉文帝B.汉宣帝C.汉武帝D.汉和帝标准解:3.依服制定罪是()首创,目的在“峻礼教之防”。A.《北周律》B.《北齐律》C.《晋律》D.《魏律》标准解:4.()时期正式设置大理寺,以大理寺卿和少卿为正副长官。A.北周B.汉朝C.曹魏D.北齐标准解:5.秦代一般按()来确定成年与否、是否具备行为能力。A.年龄B.身高C.体重D.等级标准解:6.直诉作为制度成

2、于()。A.东晋B.西晋C.西汉D.东汉标准解:7.西汉时期()是皇帝针对特定事件特定对象临时发布的诏令,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A.律B.科C.令D.比标准解:8.秦律把杀伤人、偷盗等危害封建统治的犯罪,列为严惩对象,这类犯罪称为(),官府对此必须受理。A.告诉B.非公室告C.犯首D.公室告标准解:9.《晋律》在刑名律后增加,丰富了刑律总则的内容()。A.具名法B.案例C.判例法D.法例律标准解:10.《魏律》将()制度正式列入法典。A.亲亲得相首匿B.五刑C.八议D.六决标准解:16秋《中国法制史》2二、多选(共5道,共20分。)1.魏《新律》对汉旧律的改革,主要

3、表现在()。A.确立亲亲相首匿的原则B.增加篇目C.体例上的调整D.首次确立八议标准解:2.汉代的“困”商方式包括()。A.官营禁榷B.重征商税C.不断改变币制D.重罚标准解:3.秦代主要法律形式包括()。A.诏令B.誓C.律D.“廷行事”标准解:4.魏明帝即位以后修订魏律,对秦汉相沿的旧律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主要有()。A.确立亲亲相首匿的原则B.将《法经》中的“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首C.将“八议”制度正式列入法典D.进一步调整法典的结构与内容标准解:5.汉朝时规定侵犯皇帝人身权力与尊严方面的犯罪有()。A.矫制矫诏罪B.废格诏令罪C.大不敬罪D.阑入与失阑罪E

4、.祝诅巫盅罪。标准解:16秋《中国法制史》2三、判断(共10道,共40分。)1.亲亲得相首匿原则主张亲属间首谋藏匿罪犯可以不负刑事责任。()A.错误B.正确标准解:2.汉律规定平民擅自越出国界的,构成“出界”罪,按照《出界律》,轻者耐为司寇,重者诛杀。。()A.错误B.正确标准解:3.秦律对“子盗父母、父母擅刑,髡子及奴妾”等引起的诉讼,官府不予受理子女强行告诉的,还要给予处罚()。A.错误B.正确标准解:4.秦律规定,凡属未成年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处罚()。A.错误B.正确标准解:5.梁武帝天监三年(公元504年)建康女子任提犯拐骗人口罪,子景慈证明其母

5、确有此行。其子这种行为在当时也会被判刑()。A.错误B.正确标准解:6.“八议”制度是对皇帝近亲属犯罪后实行减免处罚的法律规定。()A.错误B.正确标准解:7.《北齐律》在中国封建刑律发展史上起到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对隋唐两朝的立法和法典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A.错误B.正确标准解:8.《陈律》首定测罚之制。()A.错误B.正确标准解:9.北魏太武帝改“平望观”为“听讼观”。()A.错误B.正确标准解:10.直诉是诉讼中的特别上诉程序。()A.错误B.正确标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