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317596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9
《《中国廉政史话》读后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廉政史话》读后感一部《中国廉政史话》,揭示了中国历代王朝更选沉浮的规律:由廉而兴,因贪而亡。那么,为什么古代各朝都无法将廉政进行到底呢?它们又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发呢?我们知道,古代皇权威严,神圣不可侵犯,甚至凌驾于监察和法律之上。所以古代的廉政建设,绝大部分是自上而下推行的。虽然有极个别皇帝出于缓和阶级矛盾,巩固自身统治的目的,或通过自身的表率作用,或是对少数的清官的大力嘉奖,希望在整个封建官场形成廉洁奉公的从政风气。但是,这种影响并不能持续很久,一旦社会矛盾趋于缓和,国家财政收入大为提高时,身为大地主阶级的皇帝就会暴露出剥削者的本性。就拿唐玄宗李隆基来说,虽然
2、在从政前期励精图治,节俭勤俭,政治清明廉洁,是唐朝的全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但是晚年时期却自以为“天下晏然”-4-,开始贪图享乐起来,社会矛盾尖锐,政治腐败,使得早期的反腐成果大打折扣。况且这些所谓圣主明君的继任者未必都像他们一样英明神武,假使皇位所传非人,如骄奢淫逸的隋炀帝、昏庸愚昧的宋徽宗等等,就会祸国殃民,甚至是亡国灭种。而此时百官则上行下效,佞人得宠,忠臣遭贬,不正之风迅速蔓延开来。在这种情况下,身为统治者附属的监察机构根本无法对皇帝和权臣进行监督,甚至还有同流合污的可能!与此类似,现在某些领导干部官僚作风极其严重,眼中毫无人民群众的利益。自视“能够独挡
3、一面”,就开始“自我感觉良好”,特别是“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发生变化,头脑开始发热”,不愿意接受“派送单位和下派组织的监督”,最后是忘乎所以,贪欲洞开,肆无忌惮地以权谋私。究其原因,首先是个人思想问题,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估价,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把成绩和贡献作为一种“筹码”;其次是监督不力的原故,缺乏监督的权力是滋生腐败的土壤,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无疑就是民主和法治,因为民主和法治的基础是分权而不是集权。也就是说,只有实现对国家权力的分解制衡,当权者的行为受到法律的约束,才能消除专权和人治的社会根基,真正做到民主和法律。在古代,尽管刑法严苛,但其实都只是针对平民而言。对待特
4、权者的态度就完全两样。封建王朝的法律中明文规定犯法者根据身份不同,可分别享有议、请、减、赎、官当、萌等各种“优惠政策”-4-。犯罪的官员可以根据自身职位的高低,与皇帝关系的亲疏,以及自己的收入来和监察机构讨价还价,甚至连官员的亲戚也能因为权势而获得包庇。诚想,有如此荒谬的法律,又怎能长期保持一支廉洁高效的队伍呢?相比之下,虽然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这些弊端,但仍在有些方面做的很不够。腐败分子的特权和关系网仍会对公正执法造成强烈的干扰。即使我国各项法律法规日趋完善,也总是因为没有落实到基础而无法正常执行。如果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共同建立廉政之风,执法不公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现实生
5、活中,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八小时以内”勤政敬业,忠于职守,而在“八小时以外”却骄逸放纵、为所欲为。“八小时”以外的活动范围广泛,而组织监督的力量有限,鞭长莫及,难以管好。由于活动范围比较广,自由度比较大,表现就千差万别,如果失去监督,遇上适宜的“气候”,腐败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乘势而长。加实加强党员干部的自身修养,提高自我约束能力,不能拿权力去进行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更不能恃权勒索、为非作歹。每个领导干部必须明确,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为人民谋利益。在古代封建官场的浊流中,也有如诸葛亮、海瑞、包拯等“清官”,他们深得老百姓的赞扬,名垂千古。他们并不是没有搞腐败的
6、条件,而是将“清正致谦”-4-作为自己的道德、约束和精神追求。但是这种方法在封建社会中有难以避免的局限性:首先,清正致廉的内在动力是个人品质的不断升华,它的形成和维持主要不是通过物质利益的刺激,而是通过精神力量的激励。但是对于一般官吏而言,能甘于清贫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在物质利益和功利主义面前,这种精神动力很容易被摧毁。故古往今来,能安贫乐道的官吏实在是屈指可数。尤其是在今天,由于改革大潮的负面影响,各级各部门官员的廉洁素质培养已成为头等大事。从上述的正反例子中,使我感悟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做为一名领导干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所谓“有道德的人”,就是注重
7、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一个有道德的人,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什么必须坚持,什么必须反对。道德建设是一种精神食粮,也是领导干部经常审视自己的标准。二、正确行驶手中职权。领导干部要“公”字当头,做到公正严明,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公生明、廉生威”,只有“公”字当头,才会在群众中树立威信,才会有凝聚力、号召力。有些老一辈共产党人一生为国为民,不求回报,一心为党的事业而奋斗,把手中的权力当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清廉做官,踏实干事。三、深化自身的服务意识。领导干部要深入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