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314209
大小:1.98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8-10-10
《苏教版必修一之《想北平》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乡思茫茫何处话桑麻?破碎山河破碎家;一代文章千古事,余年心愿半庭花!西风碧海珊瑚冷,北岳霜天羚角斜;无限乡思秋日晚,夕阳白发待归鸦!想北平老舍学习目标1、了解本文采用的对比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情的写法。2、品味老舍直白平实而生动的语言。3、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热爱和思念之情。老舍舒乙说:一、他是北京人二、他是一个满族人三、他是一个穷人四、他有十年生活在国外五、他生于十九世纪的最后一年,去世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作者介绍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
2、予。老舍是他的笔名。他生于北京西城舒姓的贫寒家庭,满族。老舍的写作中充满着“平民意识”。1951年,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作品: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老舍著作的一大特点是,大部分是写北京的,而且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它们的“北京味儿”很浓。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这些都是写北京的。廿()七 辜()负什()刹()海刹()车菜圃()橘()子胸脯() 果脯()空旷()粗犷()揣()测 揣()在怀里湍()流重点字词
3、niàngūshíchàshāpǔjúpúfǔkuàngguǎngchuǎichuāituānniàngū想北平1、“想”换成“写”好不好?为什么?明确:想,是带有浓烈的主观感情;写,只是客观的描写。一个“想”字就暗示出作者不仅要描述北平,而且要把自己对北平的爱与读者分享。而且,当时的老舍是一位“漂泊的旅人”。2、北平,即北京。1928年北京改为北平,1949年,又改为北京。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深沉而直接地表现了老舍对北平的思念?可是,我真爱北平。真想念北平呀!1、如何表达他对北平的爱?类比:儿子—
4、牵挂—母亲真切、深沉︱爱︱默默的我—血肉相连—北平真愿成为诗人研读1—3段2、作者反复说自己对北平的爱“说不出来”(出现几次),你能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吗?如果能感受到,就说明作者并非没有说,那作者是怎么说的?明确:先以爱母亲但无法言说来表明老舍与北平亲如母子的关系(类比:对于母亲的爱对北平的爱)然后用最通俗质朴的语言,说明自己与北平是心灵相黏合的。因为爱到极致,无法用语言表达,“大爱无言”,此时无声胜有声。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类比:由音乐
5、与图画所引起的爱对北平的爱)※类比:一种推理方法。根据两种事物的某些特征上的相似,做出他们在其他特征上也有可能相似的结论。抓住同一点研读最后一段:2、最后一段为何要落泪?体会深层含义。直抒胸臆,思乡之情更胜平日爱国知识分子的民族忧患意识结构上,呼应开头,点明题意写作背景:本文是作者于1936年在青岛山东大学教书时写下的一篇抒情性散文。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政府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机、北平危机。身处异地的老舍,在战乱的岁月中,更加思
6、念他挚爱的北平。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他思念家乡,忧心如焚,写下此文就是在呼唤人民的觉醒意识,奋起抗争。研读4—7段:1、写什么(即:找出老舍所描述的北平都有哪些特点)④复杂而又有边际、动中有静—》安然闲适⑤人为之中显自然、处处有空—》布局匀调、使人自由⑥花多菜多果子多—》果蔬多⑦接近自然2、怎么写(即: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衬托:巴黎热闹——北京动中有静(对比)布置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美国的橘子——北平带霜的玉李伦敦的工业污染——北平的接近自然作者笔下的北平有什么特点?★动中有静★★布局匀调★★贴
7、近自然★北京故宫北京紫禁城北京天坛北京圆明园北京的四合院什刹海玉泉山北平是历代古都,这里有宏伟的故宫,巍峨的长城,美丽的颐和园,温馨的四合院……可写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可是作者写的确是很普通、很平凡的事物。像北京这样历史悠久的大都市,可写的地方很多,北京人都知道故宫、圆明园、地坛,为什么不写这些?老舍为什么会把笔伸向普通北京人的院子、墙根,只选择那些日常生活中的果果菜菜来写呢?是不是显得小气了一点?(提示:过渡到人,通过作者的了解来理解作者倾注在文本中的情感)作者为什么不写宏伟的事物,却只写了一
8、些平凡的点滴事物和平民的日常生活呢?作者出身贫寒,更加熟悉这一切,也有更深的感情。即,平民意识。日常平凡的点滴事物反映他所爱的是真实的北平,不是假大空的北平。也反映了他真正融入了北平生活,深入到了她的血肉肌肤之中。北平是老舍的故乡,是他的家。——“一枝一叶总关情”,表明了作者与北京的亲密关系。——》真实、自然最能打动人心。只有那些融入到他血液里的细小的事物和景物才能承载他的情感,这样的情感是最真切和深刻的。朗读4—7段,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文字的语言特色。怎样读?——陶醉、依恋之感,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