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中的教师角色

课改中的教师角色

ID:20310593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课改中的教师角色_第1页
课改中的教师角色_第2页
课改中的教师角色_第3页
资源描述:

《课改中的教师角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改中的教师角色新课程改革是我们教育界的一大变革,它的实施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也就是说不仅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情境要发生变化,而且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也要发生变化.在旧的课程理念和环境下,教师的作用被局限在“双常规”的围城之中,教师只要照本宣读就算完成任务了.我们大多数的教师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沿袭着一种模式,并且尽心尽力、诚心诚意地将其逐步完善,精雕细刻逐渐演化成一种程式.特别是教龄稍长的教师,偶尔有同行听课,总会为这位教师的精心设计、滴水不漏的教学而赞叹不已.一节课成了没有“问题”的一节课,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既脱离了

2、生活实际,又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更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新课程体系则给教师留了充分的空间和余地,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与实际相连,为教育教学活动开拓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注重了人与社会的结合,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养成、健康身心的形成.新课改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作为新课改中的教师应如何适应新的课堂教学呢?教师应以怎样的角色进入课堂呢?一、教师是新课程的构建者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课程的构建者,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构建出适合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发展与提高的课程呢?笔者认为做好以下几件事:1.

3、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所谓课程资源就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例如教材、教师、学生等都是值得我们开发和利用的资源,那么如何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呢?(1)立足学生,精选教材学校应该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从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出发,及时体现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探求宇宙的奥秘,并及时的把握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广泛用于教学实践,让学生认识、探索、研究这个多变的世界,打破过去的“一本全”的教学模式.(2)增强自身素质,提高自身能力教师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

4、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和利用的程度及发挥效益的水平.所以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尤为重要的.只有不断的自我学习、自我充电,才能更好的适应课改要求.2.调整课程进程和课程结构在过去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总是在认真的研究教学大纲,进而编出紧扣的教学计划,使得课程的进程及结构成了一种一成不变固定模式.这样就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扼杀了人才的展现.使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则有较大的动作空间和时间,新课程计划的灵活性加大了.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课程的进程和课程的结构,而且同一教学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实现,不会进行课程

5、调整的教师将会感到踟蹶难行.3.具备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新课改让教师猛然间觉得不会备课了.因为按照新课程理念,课程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实施,教材只规定活动原则、方式及注意事项和案例.教学活动则由教师来设计,而活动的设计既要有知识性,又要有技能训练,还要体现教学资源的构建性,教学过程的生成性,教学内容的开放性等.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时要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注意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注意师生的交流,注意教学活动的开放性等.二、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我们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管理者,而且是学

6、生成绩的评判者、学生发展的制约者.这种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和能力的显现,限制学生思想的发展.而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合、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应放下架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使师生真正融合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在师生共同构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了解学生,熟悉、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创造良好的氛围,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环境,开启学生的参与、学习、探究、创造的强烈动机;其次教师应帮助指导学生找准探究的方向;再次教师应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积极的参与到学生的群体中,给

7、学生心理上的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实验;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让学生在反思中成长,在自我评价中成熟.总之,顺应时代要求,振兴我国教育事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中化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遵循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战略指导方针,抓住机遇,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把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教育推向21世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