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腿才见两脚泥

出腿才见两脚泥

ID:20310318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1

出腿才见两脚泥_第1页
出腿才见两脚泥_第2页
出腿才见两脚泥_第3页
资源描述:

《出腿才见两脚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出水才见两脚泥”——学习吴冠中先生文/叶廷芳上世纪50年代最获好评的一部长篇小说《红旗谱》的主人公朱老忠有一句口头禅:“出水才见两脚泥”,意思是:是不是英雄好汉,最后都会见分晓。回顾吴冠中先生的一生,常常使我想起这句格言。吴先生的艺术人生,除去他的学习阶段,可从1950年他回国时算起,迄今恰好一个甲子。这一个甲子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前30年和后30年。前30年是他追求、磨难和探索的30年;后30年则是他成熟、创造和升华的30年。现在一般不讲家庭出身,我完全赞成。但对于最后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称誉的吴冠中来说,提一提他的出身是有必要的。吴先生来自江苏宜兴的乡村

2、,出生于一个比较贫穷的农民家庭。旧中国的农村一般来说是贫穷的、落后的、丑陋的。但正如我国一句民谚所说:“家贫不嫌母丑”,童年时代的农村印象留在吴先生的记忆中永远是美好的,他始终忘不了那纯朴的、善于吃苦耐劳的劳动者,那美丽的田园和山水,甚至还有那只知吃草、不知劳累的耕牛。这一段“人之初”的经历,为他植下了“画不断江南人家”的水乡情结,成为他后来深厚的人文情怀和浓烈的祖国之恋的最初根苗,也是他的丰富的审美思维的不绝源泉。吴先生首先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的是他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勇气。解放初,他毅然告别良好的生活和创作条件以及同窗好友,回来参与自己祖国的复兴事业。他满以为自己学

3、得的油画这一艺术品种是祖国还比较稀缺的;他掌握的现代艺术观念也是有利于推动国内艺术创作的。不想他来不逢时!迎接他的不是笑脸和掌声,而是一瓢又一瓢冷水!什么“形式主义堡垒”,什么“西方资产阶级艺术思想”……他因此被排挤出中国美术的最高学府,在尔后的劳动锻炼期间,继续被批判,被诋毁。本来,如若他想要避免这样一种遭遇也不难,他只要表示接受批评,“改邪归正”,一心搞浅薄的“现实主义”,肤浅的民族化、大众化那一套,也是不难获得安宁的,就像多数人所做的那样。然而倔强的吴冠中就是痴心不改,他不认为讲形式就是“形式主义”;讲现代就是崇洋媚外。他知道,他的心是属于祖国的,他的情是维

4、系人民的,所以他也不对抗,凡是批判中有合理的成分,他也认真听取和吸取,比如关于民族化问题。他清楚,最好的回答不是对抗或争论,而是在艺术实践中去认真探索。于是,他几十年如一日,不顾劳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为了找到最佳的写生角度,他往往围绕一个自然对象,上下左右不断观察,反复比较,真是“搜尽奇山打草稿”(石涛)。在农村没有画架,便用粪筐来代替。为了让画好的画幅不致损坏,他宁可把火车上的座位让给画框,自己从广州一直站到北京。真是“舍命陪君子”啊!其次,应该学习他的艺术探索和创新精神。3大家知道,一部人类的艺术史,就是一部不断推陈出新的历史。然而我们中国的艺术家,由于受

5、封建统治者”天不变,道也不变“的影响,养成了一种”纵向承袭“的惯性思维,革新意识是相当薄弱的。纵观我们的绘画、雕塑和建筑,在形式和风格上更新换代的痕迹是很淡的。吴先生在西方学到了油画这门对我们是新的艺术形式,但他并不想照搬它,而一心要让它与本土的艺术相嫁接,使它为本国观众更容易接受。果然,他在石涛那里找到了精神的共振点。石涛的“古人之须眉不能长我之眉目”,“无法之法乃为至法”的观点,与他一拍即合。他认为石涛的“直觉说”就是中国的“表现主义论”。他从此“背叛”了吸过其奶的印象派,而“投奔”了石涛。这意味着,他开始重视水墨,从而开始了他的民族化方向的探索。应该说,在那

6、个年代,探索民族化的人是很多的。但取得吴冠中这样成就的人却是绝无仅有。奥秘在哪里呢?就在于他在民族性中成功地注入了现代性,具体说,就是赋予水墨以某种抽象的形式,这种形式由于线条、色彩与空间的恰到好处的配置而产生一种慑服人的美感。正如他自己所说:“也许是我的职业病吧,我是经常地、随时随地的以探寻形式美的目光来观察自然的。无论是一群杂树,一堆碓石,或是漩涡,或是投影……只要其中有美感,我总是要千方百计挖掘出来为我所用,他们往往成为我构图画面中的主角。”为此,他“偏爱形式与色彩的真实生动,又不满足局限于一隅的小家碧玉,渴望在写生中采纳‘移花接木’、‘移山倒海’”。难怪他

7、画的《黄土高原》那样虎虎有生气,像是无数生命在奔腾;它们乍看像是虎,再看却不是。《长江三峡》雄伟而险峻,一看非常面熟,再看却又非我所见者也!这种似是而非就是艺术的魅力。吴先生在探寻艺术形式美的奥秘的过程中,他还不倦地问津别的艺术门类,比如摄影,比如戏曲。尤其是后者,旦角中他“偏爱赵燕侠”,须生中他“偏爱周信芳”,看他们的戏“场场不放过”。为此即使经常深夜排队买票,他也乐此不疲。无怪乎,我们在观赏他的《白桦树》、《邂逅》、《播》、《残荷新柳》、《世纪新雪》、《宏村》、《红楼》等画幅时,总是那样流连忘返。它们综合了多门艺术的要素,凝聚了作者多少智慧和心血啊!第三,是他

8、的开阔的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