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长江之歌》

欣赏《长江之歌》

ID:20303323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欣赏《长江之歌》_第1页
欣赏《长江之歌》_第2页
欣赏《长江之歌》_第3页
欣赏《长江之歌》_第4页
欣赏《长江之歌》_第5页
资源描述:

《欣赏《长江之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欣赏《长江之歌》课题:长江之歌  课时:两课时  教具:磁带、录音机、幻灯片、幻灯机、投影片、投影仪、录像带、录像机、黑板、钢琴、银幕。  教学目的:  1、通过对《长江之歌》的学习,从音乐的角度联系地理上祖国的山川地貌;历史上的荣辱兴衰;文学史诗人咏长江的名言佳句,结合先进的现代教育媒体,把视与听、音乐的与非音乐的,直接的与间接的知识点融汇贯通,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  2、《长江之歌》采用了什么样的典型的创作方法。(重复与对比)它们的运用在音乐作品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教材分析:  《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风格的进行曲。它们气势宏大,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

2、景,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A+B+A+尾声的结构。  教学过程(找教案?:  一、课前音乐:播放录像专题电视连续节目《话说长江》插曲《江河万古流》  二、组织教学(略)  三、导入新课  1、导入: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们哺育了江河沿岸的亿万华夏人民。以前我们接触过描绘黄河的作品。(提问:请学生抢答是哪一部作品,作者是谁?[《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今天让我们来看另一条母亲河、她就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2、提问:哪些同学去过长江边?结合学生对亲历长江边的感受,穿插两首唐代诗人漫步长江边时吟诵的诗句。  其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

3、甫《登高》  其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其中穿插放映两张摄影作品(幻灯片)  3、点题并板书:长江之歌  4、集体朗读歌词  5、在歌词的第一句中唱到:“你从雪山走来”是哪一座山?你向东海奔去,那入海口又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评价并加以必要的补充)。(打开投影仪,放下银幕,打出“万里长江图”投影片)。  备知识点:  源头: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雪山  河流全长6340Km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  附:世界河流的排名  第一,尼罗河(非洲埃及);第二,亚马逊河(南美洲巴西);第三,长江(亚洲,中国)流域面积达180万

4、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  流经九省二市分别是:(指着地图)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入海口,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  南宋时,长江以北被金人占领,当时政治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在忧愤、抑郁之情下写下诗一首“京口瓜洲一水间,中间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解:京口:镇江。一水:长江。数重山:金山,樵山等。  6、完整的欣赏《长江之歌》(录音、磁带)听完之后,凭记忆唱一唱,哪一句印象最深刻看谱视唱,在书上标记出有几处出现这一句(4处)  7、此曲典型的音乐创作手法采用了音乐素材的重复与对比。  知识点:音乐与其它艺术形式的区别:音乐:时间的艺

5、术。绘画、摄影、雕塑、建筑等;空间的艺术。  音乐是转瞬即逝的,它有时间限制,美术作品可以一览无余,整体到细部反复欣赏。其有很大的自由性,而音乐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步地由局部到整体按顺序欣赏。这便增加了欣赏理解的困难,作曲家为了统一作品风格,加深主题印象,常常使用重复或变化重复的手法。  但如果只有重复便会给人以单调乏味的感觉(好处:统一)。例:《长江之歌》中的两句,第二句是第一句的变化重复。反之一味地进行对比,只会让人觉得花哨琐碎,没有主体。如进行适当的对比,则会给人以一种新鲜感,(统一中见变化)。对比例:第二段(B)第二句在旋律、节奏和句法上都有所改变,第一句与第二句形成了对比。  课

6、堂提问:音乐素材发展的两种重要基本手法是什么?重复统一加深印象,对比变化新的感觉(动力)通过段落,句法,节奏的平衡和变化。  8、歌曲分析  此曲为大调式,单三部曲式。  ABA’尾声  a+a‘b+ca+a’‘  4444444  A段是对长江丰采的描绘,由两个平行结构的弱抑起乐句构成,顺口易记,深刻凝练。第三、七节的大跳七度。使曲调迭宕起伏,更突出长江一泻千里蜿蜒奔腾,东去大海的形象和非凡气概。B段是对长江力量的阐述,乐句改用强拍起,显得鲜明直接,附点四分音符的运用使旋律更为亲切流畅。第一句强调V-I的进行。给人以清新的感受。第二句节奏与第一句大致相同,前两节提高了三度。  后两节构成反向

7、模仿,造成“一浪比一浪高”的趋势。  第二句末的“6”音是全  长江之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