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光合作用曲线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光合作用曲线分析1.下图表示20℃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S1、S2、S3表示图中所示区域的面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S1+S3表示玉米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B.S2+S3表示玉米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总量C.若土壤中缺Mg,则B点右移,D点左移D.S2-S3表示玉米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2.(2010·益阳模拟)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成下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2、)①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②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③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气孔关闭,叶片对CO2的吸收减少④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右图曲线表示农田中Ⅰ昼夜温度变化;Ⅱ光照强度;Ⅲ植物吸收CO2的变化,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Ⅲ曲线与时间轴交点c和e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B.a点的形成是由夜间的低温造成
3、的C.在从时间轴上的c点开始合成有机物,到e点有机物的合成终止。D.增大曲线Ⅲ与时间轴所围成的正面积措施包括提高光照强度,CO2浓度和充足的水分供应4.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5.
4、将川芎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调节小室CO2浓度,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CO2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下图。下列相6关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左移B.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右移C.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点右移,b点右移D.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点左移,b点右移6.如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强度变化的坐标曲线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b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
5、度相等B.已知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则将温度提高到30℃时,a点下移,b点右移,d点下移C.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向左移D.在bc段随光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增加,c点为光饱和点7.在右面曲线图中,有M、N、O、P、Q五个点,对它们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M点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且光合作用强度弱于呼吸作用强度[来②N点时,植物体只进行呼吸作用;O点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来③Q点时,光照强度不再是影
6、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④P点前,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8.通过实验测得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图中所示细胞发生的情况与右图中AB段(不包括A、B两点)相符的一项是( )9.下图表示光强度、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三碳酸浓度降低B.曲线中d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5浓度升高C.ab段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强度D.bc段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限制性
7、因素可能是温度等其他条件610.下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5的生成较少B.图中M、N、P点的限制因素分别是CO2浓度、温度、光强度C.丙图中,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D.甲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11.右图为光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关系。下列有关曲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b代表光下植物干物质积累量B.m的大小与植物呼吸作用
8、强度有关C.n点之后植物吸收CO2量不再增加与叶绿体中酶数量有关D.若植物长期处于光强度为m自然环境中,植物仍能正常生长12.下图甲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X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2)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甲曲线中a点将向移动,b点将向移动。(3)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