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观诗歌

文学概观诗歌

ID:20291178

大小:295.00 KB

页数:65页

时间:2018-10-10

文学概观诗歌_第1页
文学概观诗歌_第2页
文学概观诗歌_第3页
文学概观诗歌_第4页
文学概观诗歌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概观诗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讲现代诗歌一、“五四”时期的诗歌创作(一)晚清诗界革命梁启超:“新意境”、“新语句”与“古风格”“以古风格含新意境”,拒绝“新语句”黄遵宪:“以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入诗”胡适郭沫若李金发徐志摩闻一多20年代诗歌(二)白话自由体诗歌是现代新诗的开端,是第一个十年中三种重要的诗歌体式之一。它包括一系列的诗歌创作活动:“五四”新诗运动、民歌体新诗、郭沫若的诗歌创作、湖畔诗派、“冰心体”小诗以及“浅草”-“沉钟”诗社的创作。该类诗歌重在冲破传统的诗歌观念,打碎旧诗格律的枷锁,创造全新的诗歌形式,但由于过度的“解放”,语言

2、和情感趋于直白,影响了诗歌的艺术魅力。郭沫若的诗歌创作主要诗集:《女神》:1919年~1921年56首诗,张扬“五四”精神。《星空》:收1921年~1922年34首诗,抒写“五四”落潮后的迷茫和彷徨。《前茅》:收1921~1924年23首诗,歌唱革命。《瓶》:1925年42首爱情诗。《恢复》1928年24首诗,抒写革命情怀。《女神》的贡献:思想上:1、突出表现五四精神。2、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3、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4、讴歌大自然、赞美工农劳动者。艺术上:1、狂涛般的激情,积极乐观的精神,丰富惊人的联想,奇特神妙的

3、夸张象征。(“女神体”)2、真正实现诗体大解放,创造出不拘一格的自由体诗。(三)新格律诗派(新月派)基本情况:20年代著名的诗歌流派。得名于1924年成立的“新月社”。他们以提倡新格律诗而独树一帜,故又被称作“新格律诗派”。其代表诗人是闻一多(创始人)和徐志摩(盟主)。诗派的形成以1926年4月《晨报副刊•诗镌》的创办为标志,结束以1931年陈家梦编选的《新月诗选》的发表为标志。前期是一个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核心的诗歌流派;1928年以后新月派提倡人性论,反对文学的阶级性,直接与革命文学的倡导者进行对抗。新月派对新诗

4、格律化的倡导就诗自身发展而言,主要是针对“五四”之后走向极端的散文化的自由体诗的反拨,使新诗由散漫趋向精练与严谨,具有了相对规范的新形式。闻一多的新诗主张1、“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2、诗的形式格律化主张。“三美”:音乐美:是格律诗理论的核心,主要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节诗中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音尺”理论)绘画美:主要指诗的辞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建筑美:主要指从诗的整体外形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虽不必限定每行的字数一律,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整齐之

5、感。影响: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漫自由、创作态度不严肃造成的一定程度的混乱局面,使新诗趋于精练与集中,具有了相对规范的形式,巩固了新诗的地位。徐志摩的诗歌创作诗集:*《志摩的诗》(1925年,较多张扬五四精神的作品。)*《翡冷翠的一夜》(1927年,逐渐收缩到个人情爱世界中,充满迷惘颓唐情绪。)*《猛虎集》(1931年,苦闷颓唐情绪尤为浓重。)*《云游》(1932年,死后)诗歌特色:思想内容:1、追求光明与自由。《黄鹂》《雪花的快乐》2、追求爱与美。《爱的灵感》《沙扬娜拉》艺术特色:1、构思精巧,意象新颖。2、韵律

6、和谐,富于音乐美。《再别康桥》3、章法整饬,灵活运用。4、辞藻华美,风格明丽。(四)中国初期象征诗派:基本情况:1920年开始,少年中国学会的青年诗人开始介绍法国象征派的理论和作品。二十年代中期以李金发为代表的初期象征诗派异军突起,虽然没有明确的组织,也没有共同的杂志作为纽带,但具有相同诗风的人数却不少。穆木天、冯乃超、王独清被称为“创造社最后送出的三位象征主义诗人”。诗歌理论:*穆木天:提出“纯诗”概念。包括两方面内容:1、诗与散文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主张“把纯粹的表现的世界给了诗作领域,人间生活则让散文担任”,“

7、诗的世界是潜在意识的世界”,诗是“内生命的反射”,“是内生活真实的象征”。2、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说明是散文世界里的东西。诗的背后要有大的哲学,但诗不能说明哲学”,“诗越不明白越好。明白是概念的世界,诗是最忌概念的。”*王独请:突出“感觉”的因素,强调“色”、“音”感觉的交错,主张“作者须要为感觉而作,读者须要为感觉而读。”李金发的诗歌创作作品:1925年出版诗集《微雨》1926年出版诗集《食客与凶年》1927年出版诗集《为幸福而歌》主要特征:1、表达现代感受,突出颓废

8、意识。2、以忧郁感伤为美,把一系列灰色意象引入诗歌领域,形成新奇怪异的独特诗风。3、注重用象征性的意象来表现诗人潜在的主观意识或错觉。4、追求诗的神秘朦胧,致使许多诗晦涩难懂。二、左翼时期的诗歌创作(一)普罗诗潮二三十年代之交的无产阶级诗歌运动与30年代“左联”领导下的大众化诗歌运动合称为普罗诗潮。无产阶级诗歌运动是由20年代末期太阳社和创造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