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滑轮和动滑轮评课稿与听课体会

定滑轮和动滑轮评课稿与听课体会

ID:20285570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2

定滑轮和动滑轮评课稿与听课体会_第1页
定滑轮和动滑轮评课稿与听课体会_第2页
定滑轮和动滑轮评课稿与听课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定滑轮和动滑轮评课稿与听课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定滑轮和动滑轮评课稿与听课体会定滑轮和动滑轮评课稿与听课体会上周四,又一次有机会听俞老师的课。去年就听过俞老师很多课,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平时的教学中也一直能得到俞老师的诸多指点。当然这次也不例外的吸收到许多许多。一、导入启动思维这节课的内容是《定滑轮和动滑轮》,开始的部分就以学校周一的升旗导入,非常生活化的情景,而且从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出发,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机械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俞老师还简单的模拟了升旗,更是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的兴趣被一下子激活,思维开始转动,求知欲被爆发。二、引导开阔思维接下来很顺理成章的进入教学的环节,学习定滑轮和动滑轮。从概念的介绍到滑轮作用

2、的探究,俞老师始终保持着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学生始终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学习,获得知识。特别是在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定滑轮是否省力这类环节时,充分让学生思考交流。对比自己,总喜欢很快的把一些方法告诉学生,其实这样往往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引导变成了教导。在俞老师的课堂上,我发现,其实学生的思维比我们想像的更开阔,更能够“异想天开”,更有创新。学生在实验中,考虑到一边挂着钩码当重物,一边挂上钩码当所用的力,可在两边各挂两个,重物在上,用力在下,说明使用同样的力,能使重物保持在一定位置上,不发生上、下位置上的移动,从而使两边的力量达到平衡状态,说明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3、。当时我的想法是使用测力计测量所用的力,思维的定势使我想到的就是使用仪器,但是学生却能想到用钩码,更简单直接。不可轻视学生的思考能力。三、“意外”引发思考最后在俞老师安排的是实验操作及交流。学生有了之前的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很顺利。但是最后的实验结果却出现了一点小意外。如果是我,总是不想有这样的意外出现的。可是这反而是俞老师很乐于看到的,他说可以“借题发挥”了。其实在这个实验中绳子和滑轮之间会存在较大的摩擦力。所以学生做出的一组实验数据是左边挂3个钩码,右边挂4个钩码滑轮也不转动,这样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就是定滑轮是费力的,结论跟理论是完全相反。这个意外怎么遮掩过去呢?不该遮掩

4、,不仅要面对,而且要借题发挥。俞老师让学生思考寻找原因。于是就是这样的一个意外,当堂就有了一个很好的探究题。因为是学生们自己做的实验数据出现偏差,他们想找到原因的欲望更加强烈,思考更加积极,努力的刨根问底。之后俞老师总结学生的交流结果,结合时机的给学生们剖析了意外的发生。在这个意外引发的思考中,学生不仅回顾了之前的摩擦力知识,而且也能自己体会到实验的注意事项,学以致用。整节课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的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读取数据、分析修正,让学生自己得出滑轮作用特点,在探究中拓展了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勇于探索精神。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要求,为

5、了让学生更确切的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俞老师还利用对比比较的方法,轻松地区分出定、动滑轮的作用。也暗示学生认识事物要抓本质,既要研究共性,又要重视差异性。让我感受深刻的还有俞老师在课堂上精炼直接的语言。这也正是我最欠缺的方面。平时上课就是怕学生不理解,总会喋喋不休的多讲解。语言繁琐可能会造成部分学生对于知识点难以分主次。总之语言精炼、专业、句句在刀刃上,这样的功力还需要修炼。多听课,多上课,多学习,多反思,多多益善。PAGEPAGE2***[JimiSoft:UnregisteredSoftwareONLYConvertPartOfFile!ReadHelpToKno

6、wHowToRegiste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