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商业秘密司法鉴定的几点思考

完善商业秘密司法鉴定的几点思考

ID:20281848

大小:68.3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1

完善商业秘密司法鉴定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完善商业秘密司法鉴定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完善商业秘密司法鉴定的几点思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完善商业秘密司法鉴定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完善商业秘密司法鉴定的几点思考张樱馨上海大学法学院摘要:文章结合典型案例探宄了商业秘密司法鉴定程序中一些常见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完善建议。关键词:商业秘密;技术佶息;司法鉴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商业秘密作为企业竞争的重要资源自然成为了争夺的焦点。因此,导致商业秘密侵权纠纷不断増多,在司法实践中,许多商业秘密侵权案件都与专业技术有关,我国法院中绝大多数知识产权庭的法官又缺乏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为丫准确认定案件事实和正确适用法律,必须借助司法鉴定制度来查明案件事实,作出公正的裁

2、判[1]。1实践中商业秘密司法鉴定所存在的问题司法实践中商、Ik秘密司法鉴定所主要存在超鉴定范围、重复鉴定、鉴定机构选择以及鉴定人员的素质等等方而的问题[2]。1.1超范鉴定引用一则典型案例:2012年12月,广东省ZL司法鉴定所接受了贵阳市公安局XY分局的委托,对贵阳HS科技公司的反渗透膜生产工艺、配方及生产设备是否属于商业秘密做出鉴定。该鉴定机构在委托方提交的鉴定材料棊础上,分别对贵阳11S科技公司的反渗透膜生产工艺、配方及生产设备秘密性、价值性、实用性、保密性等进行了鉴定,最后出具了“上述生产工艺、配

3、方及生产设备具有秘密性、价值性、实用性、保密性,属于商业秘密中的技术秘密”的鉴定意见。一审法院在审理的过程中据此认定被告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虽然经原告的上诉,二审法院对此判决予以纠正,但该案子还是耗时两年,耽误了各方的时间同时也造成了不应有的司法资源浪费[3]。案例分析:鉴定机构只能够对法律事实做出判断,即竞争技术信息是否属于“非公知信息”,并不能超范围界定。认定其是否属于商业秘密的判断应当属于法官的职业范畴。虽然法律规定为了查明案情,在案件处理过程吋,司法机关可以对专门性问题进行委托鉴定。但是并没有做出一

4、个明确的界定、没有规定“专门性问题”的具体范围。因此,在实践中就存在了诸如此案的许多超范围鉴定的现象UL1.2重复鉴定案例分析:2007年1月恒祥公司以侵犯该公司“N-乙基-2-胺甲基毗咯烷”生产工艺商业秘密为由,将本公司员工张耀建、徐娟、沈佰和三人诉讼至南通市屮级人民法院。法院遂委托江苏哲技术市场技术鉴定服务中心对涉案工艺是否公知进行鉴定,结论为“涉案技术信息为公知技术”。质证后恒祥公司中请重新鉴定,经被告三人同意,法院决定委托上海市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进行重新鉴定,鉴定后认为“该涉案信息属于非公知技术”

5、。据此法院判决三被告赔偿原告损失20万元。宣判后,张耀建、徐娟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后因未缴纳上诉费用,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m。本案从公安机关侦查、检察机关审查到法院的民事诉讼,对涉案技术信息都有不同的鉴定结论,是一起典型的多头鉴定、重复鉴定案件。此外,还要注意重复鉴定并不等于重新鉴定。在商业秘密纠纷案件屮,由于技术性的鉴定专业性强,加上诉讼制度本身的缺陷,因此重复鉴定、多次鉴定的现状难以解决,既拖延诉讼审理吋间,又增加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也使得一些案件诉讼漫长,久拖不决,鉴定结论的冲突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损害了

6、司法权威in。2完善我国商业秘密司法鉴定建议2.1制定统一的商业秘密案件司法鉴定操作规范统一商业秘密案件司法鉴定操作规范,不仅可以规范鉴定中的操作,保证鉴定意见的质量,更能够有效的减少重复鉴定和多次鉴定的现象。既缩短了诉讼时间,也减轻了当事人的诉讼负担,可以更及时有效的保护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7]。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两方面。第一方面要明确商业秘密案件屮司法鉴定的鉴定范围,将范围限于“有关技术信息是否为公众所知悉”及“涉案方的技术信息是否和同或实质和同”。这样既可以规范委托方对委托事项的表述,也能引导鉴

7、定机构的具体操作,避免出现超范围鉴定的现象。另一方面,操作规范应该对鉴定屮会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做出规定。比如对于“法定资质”一词如何解释。2.2强化专家证人、诉讼辅助人制度由于商业秘密案件里的涉案技术信息往往具有高科技性和复杂性,所以为了保证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审判者公正、准确的进行判决,我们需要引入专家辅助人提供专业的证据意见。在我国,专家辅助人不同于英美法系的专家证人,是在吸收国外制度的宝贵经验的同时,联系我国的实际才得以出现的。但是,我国A前对“专家辅助人”的规定比较笼统,对于他们的诉讼地位、选任条件、

8、出庭的启动条件、提出的意见的效力等问题都没有进行详细的规定。为了使这项制度在商业秘密诉讼中充分的发挥作用,我国法律应该对其进行补充完善。与此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8条规定,“对专门性问题,当事人可以申请由专业人员出庭进行说明,法庭也可以通知专家证人出庭。”可以说,上述规定己经确立了当事人聘请技术专家作为诉讼辅助人参与诉讼的制度,也为包括商业秘密在内的知识产权专家证人制度的建立提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