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念和方法论头脑风暴系列(2)

教育观念和方法论头脑风暴系列(2)

ID:20278579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2

教育观念和方法论头脑风暴系列(2)_第1页
教育观念和方法论头脑风暴系列(2)_第2页
教育观念和方法论头脑风暴系列(2)_第3页
教育观念和方法论头脑风暴系列(2)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育观念和方法论头脑风暴系列(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观念和方法论头脑风暴系列(2)著名学者、云南亨德森投资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云南亨德森学校校长、昆明高新区亨德森高新一中名誉校长。亨德森?杨/文入刊理由:作为一名学贯中西的学者,亨德森?杨在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上提出了许多崭新而高端的观点。为了将他的教育理念在云南乃至全国广为传播,本刊将陆续刊出亨德森?杨博士的先进教学理念系列文章。亨德森?杨认为教育教学的精髓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激活学生的潜力,并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便是

2、自身的智力和潜力;而开发智力的关键在于,必须具备一整套可操作并行之有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优质教育体系建构的逻辑先在无论任何人、任何家庭、任何社会,要实现物质幸福和精神尊严的愿望,是难以绕开优质教育这道门槛的。所谓优质教育,是指所能够对学习主体的学习力、实践力、竞争力以及非智力因素和创新精神进行有效培养的过程。其中,创新精神是核心和灵魂的东西,教育机构只有基于创新精神对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集约化建构,才能接近其所期待的境界??创新力的铸就。作为人的本性,创新是人与生倶来的自为性潜能的存

3、在。不管在什么社会中,一个缺乏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必然会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价值链低端被边缘化。因而,创新是人立足于社会的必需,既是人的智力特征和人格特征,又是人凭借其综合素质超越自我、发展潜能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永久性动力。事实上,传统教育最本质的语境内涵,便是追求能够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育模式这一精髓。然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育实施的前提,首先是学校和社会在教育的价值观、逻辑和方法上的相互对接。因为,社会对教育内涵的解读,显然是建立在既要符合社会文化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又要考虑

4、到学习主体及其家庭的发展需求这一中庸思想基础上的按其特性,创新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实施表现为逆向包含关系的知识、能力、素质和创新培养过程;在逻辑上,其整个实现过程与“提高国家整体创新力”的社会目标过程,构成了后者包含前者的实施共生关系。由此可见,人们所期待的优质教育体系的建构,必须使学校和社会在教育的价值观、逻辑和方法上实现无缝对接为其逻辑先在。优质教育体系一建构和谐社会的前提纵观近百年来全球经济演进的轨迹,人类至少碰到了三次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自身命运的机遇:上世纪20年代前后的管理科学浪潮,上世纪50

5、年代前后科技浪潮和经济体制改革浪潮,以及上世纪70年代前后的新型教育浪潮。美国、欧洲市场经济国家、日本、澳洲和亚洲四小龙,分别以各种方式及时抓住上述机遇,实现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和经济发展模式。事实上,如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宏观参照系中,从当今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或层面,对教育的本质目标、功能、输入与输出及其过程方法和资源的配置与优化等相关内容和状态,重新进行审视,人们或许不难发现:任何国家或时代,教育及其实现方式都受到其所处社会发展内在要求的规定和影响。历史表明,不同国家

6、或时代,由于其社会发展目标、方式的本质规定性所致,全社会各阶层或迟或早,必定会建构起能满足个人、家庭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于科学的教育理论和价值观,适宜的课程思想和教育方法,以及有效的教育功能和质量标准、持续改进的优质教育体系。因为教育不仅是关乎全社会的命运、功德和其他与物质幸福及精神尊严最大化相关的问题,更是建构和谐社会的逻辑前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