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275586
大小:5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1
《警惕“新课堂的“时尚”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警惕“新课堂的“时尚”误区作为第一线的教学实践者,深入到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审视、反思我们的课堂,笔者发现某些片面的教学行为成了时尚。时尚一:教学内容——追求“生活化”1.创设情境——追求“生活化”。新课程指出:“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鲜活的数学。”应该说,这一新理念相对于脱离生活的倾向,是有针对意义的。结果,一些老师没有深入思考为什么要创设情境,而是追求时髦,迎合课堂时尚理念,以为只要创设了生活情境就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也不管创设的情境是否适当,是否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在《倒数的认识》这一
2、课中,教师为了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互为”的含义,上课开始,设计了如下的情境。师:昨天我跟你们见了面,相互成为了朋友。好朋友见面,一般会怎样?学生一头雾水,停了十几秒钟,学生还是不知如何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有点急了,只得自己说:好朋友见面,一般都是握手,是吧?谁来表演给大家看看。(一名学生走到讲台前,和老师握手)师:来,举高些,握给大家看看。几个人才可以握?(生答:两个人)师:一个人能握手吗?(生答:可以)让学生上台表演一个人握手。师:还得要两只手,有两只手才能握手,同意吗?(生答:同意)师:昨天,
3、咱们已经认识了,相互成为了朋友,你是怎样理解“相互成为朋友”这句话的?生:“相互成为朋友”的意思就是,我是你的朋友,你也是我的朋友。这个教学片断初看上去似乎非常“漂亮”,其实透过表面我们可以看到它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整个情境创设让学生一头雾水,课一开始就以“交朋友”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互为倒数”中“互为”的意义,学生这时还没有认识倒数,更谈不上去理解“互为”,也就不可能对之产生困惑、矛盾,又怎会积极主动地去理解l“互为”的意思;再者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是让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而不是理解“互为”的
4、意思,情境创设应着力于为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提供一个好的平台。像这样的生活情境只成了一种形式,价值几何?生活情境创设,我们不应只追求表面上的热闹和花哨。而应力求创设使学习个体产生认知冲突、困惑、矜持等情绪体验,从而驱动学习个体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另外;在创设情境时,还有这样一种倾向,就是一味摒弃其他的情境创设,片面地追求生活情境的创设,似乎这样才符合当前的时尚理念,这未免太绝对化了。客观上,无论哪一种情境,只要它在本质上刺激或引起学生主动作出反应,引起认识冲突,并进入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心理
5、境界,这就是一个好的情境创设。如在教学有关角的符号引进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在黑板上各个方位画一些大小不一排列无序的角,让学生比较其大小,并予以记录。这时,学生就在“这个角”“那个角”难以表达清楚的描述中,自然产生一种心理困境和心理需求:如果发明一种记录角的符号该多好。这时再恰如其分地引出角的符号,自然水到渠成。这一情境的创设虽然没有从生活出发,但却是一个很好的情境创设。2.练习设计——追求“应用化”。《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引导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
6、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这个说法被绝对化了,好像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才是一节好课。是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要强调其应用呢?”学生学习数学都是为了应用吗?数学本身就有无穷的美妙,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神奇,领略、欣赏数学的美妙,不也是教学目的之一吗?应该说许多爱好数学的人,孜孜不倦的研究数学,并不是因为数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而是数学自身的神奇、美妙、富有挑战性,深深地吸引了他们。数学是一门公共的基础学科,培养的是各级各类人才,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不是要宽泛些,不要太唯一了呢?我们的数学教学
7、千万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时尚二:教学过程——追求“自主性”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主体自主建构的过程。目前“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成为新课程倡导的三种主要学习方式。由此,在提倡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对学生自主性的片面认识,导致了一些片面的教学行为。1.自主探究方式采用的不当。自主探索对促进学生的求知欲、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的形成是有益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学生都能探索得出,有些数学内容是约定俗成的,绝不能靠学生去发现,而且也发现不了。如
8、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十进制计数法、几何形体的名称、四则计算各部分的名称、约数、倍数、倒数概念等。自主探索是一种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正如周玉仁教授所言“探索学习与接受学习不可偏废”。目前,这三种学习方式似乎成了课之新旧的“否决票”,从而造成一些教学内容并不适合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甚至根本探究不出来,教师仍然让学生自主探究的现象。2.教师引导作用的缺失。新课程最大的改变是教师角色的变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教学中学生能探索得出的老师不要替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