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268031
大小:3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09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健康成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业分享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健康成长六(3)班薛蕾家长:薛春潭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性格态度将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家庭中经常充满欢声笑语和健康、美好的情趣,孩子生活在其中,身心就能健康成长。因此,要想培养一个聪明智慧、人格健全的孩子,就必须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给孩子一片健康成长的天空一、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尊重孩子,解放孩子 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影响下,封建科举的思想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成了广大中国家
2、长的共识。因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所以,个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劳心者”,而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劳力者”。于是就出现了千军万马涌向高考这座独木桥,出现了当代中国近二十年之教育怪现象,制造了一大批应试教育下高分低能、高智商低品质的“教育副产品”。其实,时至今日,目光长远的家长应该清楚地看到,社会的发展是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世界上像比尔·盖茨等成功人士,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没有取得大学文凭。再说,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需要大量的技术型人才,君不见媒体上
3、登载说现在有些大型企业熟练的高尖型技术人才奇缺,有些数控技工的年薪出到十多万都请不到人。所以说,我们做家长的不要“Word可编辑资料专业分享一本通书看到老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要善于发掘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的爱好和特长,要尊重孩子的正确选择,鼓励孩子大胆创新,让孩子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几千年来,中国人习惯了在皇帝的一人专制下生活,在传统的中国式家庭里,家长也就是家里的皇帝。他们说一不二,强行决定孩子应该怎么样,不能怎么着。在孩子的培养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重结果、轻过
4、程与方法,家长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就是考试成绩。家长总是习惯于用简单粗暴的办法,以“都是为你好”的名义替孩子做出决定。更多的年轻家长们,他们小的时候都有当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的梦想,而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家长今天都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只是成为一个普通人。于是他们就把这种理想延续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他们想方设法,不惜重金送自己的孩子去学钢琴、学画画、学奥数、学奥英……,他们不断给孩子施加压力,要求孩子努力读书,争取考试拿第一。总之,就是希望通过孩子的出色表现,来满足自己在世人面前的那份可怜的虚荣心,或
5、者实现自己当年无法实现的梦想。可怜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要承受连大人都无法承受的压力,背上父母施加在身上的沉重包袱,行走在人生的起步阶段,长期生活在父母的阴影下,失去了享受大自然的阳光和雨露的权利。 所以说,要想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就得要解放孩子。 也许有人会说,独生子女在家里大多像“无冕之王”,何谈“解放”二字?其实,这是针对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Word可编辑资料专业分享之心太切的父母而言的,他们不顾孩子的心理、生理及个性特征,强迫孩子走他们设计好的路,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有的家长希望孩子
6、成为“明星”,采取“画地为牢”、“物质制约”等手段;有的家长信奉“不打不成才”的荒谬论断,对孩子施行体罚;有的家长把孩子拴在拜金主义的“战车”上,用金钱换取成绩。 以上这些都是扼杀孩子们心智发展的桎梏。这些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往往会适得其反,甚至导致许多悲剧的发生。著名儿童专家诸福棠教授认为:在吃饭 时,父母要给孩子一点“自由”,一点“民主”,不要强迫进食,因为孩子吃饭也是认识生活、掌握技能的一个过程,要求孩子过分规矩,会影响他们的心智的正常发展。要保护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这就要求父母把孩子从传统
7、的模式中解放出来。 二、要用慧眼去发现孩子,赏识孩子 孩子生活在父母身边,但孩子的存在,尤其是作为独立人格的存在,常为家长所忽略。在许多父母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总是不如别人的孩子,自己孩子身上看到的都是缺点,别人的孩子看上去怎么就那么优秀,久而久之,在父母的脑海里就会形成“恨铁不成钢”的想法,对孩子的各种行为看不顺眼,并横加指责,以至于孩子与家长反目成仇。记得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里讲到一对母子,由于这个母亲对儿子要求很严格,经常指责儿子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等儿子慢慢长大后,就产生了
8、一种逆反心理,最终发展到殴打母亲,并威胁说要勒死母亲的地步。像这样的例子,我们的生活中还少见吗?Word可编辑资料专业分享 所以说,家长要着力打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遇事要多与孩子商量,留给孩子“参政”、“议政”的时间和空间;启迪孩子的心智,力求德才并济;要宽严并济,避免孩子逆反心理的形成;要学会理解,善于沟通,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善于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切不可求全责备。我们可以通过给孩子建立成长档案的办法,有目的地收集孩子在一定时期的作业、测试卷、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