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244745
大小:9.59 MB
页数:85页
时间:2018-10-11
《屈光不正斜视和弱视病人的护理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眼科病人的护理(第六、七节)教学内容及教学目的屈光不正、老视、斜视和弱视病人的护理掌握护理评估(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熟悉治疗要点护理诊断教学重点近视的定义、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远视的健康指导;斜视的治疗配合,手术护理及健康指导;弱视的定义及健康指导;教学难点散光及斜视的护理评估第六节屈光不正及老视病人的护理在调节松弛的状态下,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间质后,聚集成一个焦点并准确地落在黄斑中心凹,这种光学状态的眼称为正视眼。不能聚焦在黄斑中心凹的光学状态称为屈光不正。屈光不正概述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图:眼的调节屈光不正概述概念:眼在
2、调节松驰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形成的焦点在视网膜后面。一、远视远视眼的屈光状态根据远视眼度数分类为轻度远视:<+3.00D中度远视:+3.00D~+5.00D高度远视:>+5.00D(远视分类)调节对远视的影响新生儿眼轴长约18mm3岁长约23mm15岁左右才发育到正常(24mm)【病因】1.轴性远视指眼的屈光力正常,眼球前后径较正常人短,是远视中最常见的原因。2.屈光性远视指眼球前后径正常,由于眼的屈光力较弱,如扁平角膜、无晶状体眼等。【临床表现】1.视疲劳视物模糊、头痛、眼球胀痛、眉弓部胀痛、畏光、流泪等。2.视力远、近视力
3、都好;远视力好,近视力差;远近视力均差。3.内斜视过度使用调节,伴随过度集合,因而产生调节性内斜视。4.眼底检查视乳头较正常小而色红,边界较模糊,稍隆起,称之为“假性视乳头炎”。1、知识缺乏缺乏远视防治矫正的相关知识。2、感知改变与视力下降及视疲劳引起的舒适改变有关。【护理诊断】1、治疗原则:准确验光,确定远视度数,配戴合适的凸透镜。2、指导矫正性措施: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症状、眼位等情况而定。【护理措施】①7岁以下儿童:轻度远视是生理现象,一般无需配镜。若伴内斜、远视程度高、视疲劳、视力障碍时,则需配镜矫正。内斜视者应予全矫正。②7-16
4、岁儿童:如有视力减退,视疲劳和内斜视,即使是轻度远视也应配镜矫正。③成年人:轻度远视无症状者,可不必配镜;有视疲劳、视力障碍者,则应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护理措施】二、近视概念:指眼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形成的焦点在视网膜之前。根据近视眼度数分类为轻度近视:<-3.00D中度近视:-3.00D~-6.00D高度近视:>-6.00D(近视分类)【病因】(1)轴性近视:眼的屈光力正常,眼球前后径较正常人长所致。高度近视多为轴性近视。眼轴每延长1mm,可增加3D的近视。(2)屈光性近视:眼球前后径正常,眼的屈光力较强所致
5、。常见的原因有:角膜弯曲度增大晶状体弯曲度增大屈光指数的增加调节痉挛【病因】(3)调节性近视:指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睫状肌痉挛,调节过度而引起的近视,又称假性近视。近视主要与长时间近距离阅读、用眼卫生不当有关。高度近视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中低度近视可能为多因子遗传:既服从遗传规律又有环境因素参与,而以环境因素为主。此外,大气污染、微量元素的缺乏、营养成分的失调、教具不符合学生的人体工程力学也是形成近视的诱发因素。症状及体征(1)视力: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眼底和玻璃体变性者除外)。(2)视疲劳:病人常有畏光、眼干、异物感、眼胀痛、头痛
6、及视物重影等视疲劳症状,休息后可缓解。【临床表现】(3)外斜视:中、高度近视看近时调节不用或少用,集合也相应减弱所致。(4)眼球:前后径变长,眼球向前突出,高度近视者明显。【临床表现】(5)眼底检查:眼底退行性变化,有豹纹状眼底、近视弧形斑、脉络膜萎缩甚至巩膜后葡萄肿、黄斑出血等变化。周边部视网膜可出现格子样变性。【临床表现】豹纹状眼底高度近视见眼底陈旧性出血斑1.知识缺乏2.舒适改变3.潜在并发症:外斜视、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等【护理诊断】【护理措施】1.指导屈光矫正性措施(1)框架眼镜(2)角膜接触镜:角膜接触镜分为软镜、硬镜。
7、(3)屈光手术治疗非激光手术: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激光治疗: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LASIK)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原位磨镶术(LASEK)【治疗及护理措施】2.健康指导注意用眼卫生习惯常做眼保健操定期视力检查注意营养优生优育【治疗及护理措施】第一节揉天应穴以左右大拇指罗纹面接左右眉头下面的上眶角处。其他四指散开弯曲如弓状,支在前额上,按揉面不要大。第二节挤按睛明穴以左手或右手大拇指按鼻根部,先向下按、然后向上挤。旧版眼保健操第三节按揉四白穴先以左右食指与中指并拢,放在靠近鼻翼两侧,大拇指支撑在下腭骨凹陷处
8、,然后放下中指,在面颊中央按揉。注意穴位不需移动,按揉面不要太大。第四节按太阳穴、轮刮眼眶拳起四指,以左右大拇指罗纹面按住太阳穴,以左右食指第二节内侧面轮刮眼眶上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