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如何准确把握作品风格

声乐教学如何准确把握作品风格

ID:20235013

大小:6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1

声乐教学如何准确把握作品风格_第1页
声乐教学如何准确把握作品风格_第2页
声乐教学如何准确把握作品风格_第3页
声乐教学如何准确把握作品风格_第4页
声乐教学如何准确把握作品风格_第5页
资源描述:

《声乐教学如何准确把握作品风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声乐教学如何准确把握作品风格(摘要)本文通过对湖南民歌和东北民歌的汉族小调从音乐技法、旋律、声音特征、风格、语言、文化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挖掘作品的深层内涵,并通过技法与文化之间的比较,使学生能从多维角度去理解声乐作品,以此促进学生整体声乐艺术水平的提升。〔关键词)汉族民歌小调技术内涵笔者在声乐教学中,看到学生对歌曲背后的文化缺乏了解,因此不能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导致演唱不出歌曲的精祌内涵,针对这种情况,在声乐教学中则需要对地域文化、民族特色进行细致比较与区别,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民歌,民歌与当地人民的风俗、文化、语言、生活息息相关,从各地民歌当中我们可以感受

2、到丰富多彩的各地人文,各地的人文又影响着各地民歌的演变。把湖南民歌和东北民歌的汉族小调从音乐技法、旋律、声音特征、风格、语言、文化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能够使学生从多维角度去理解声乐作品,从人文层面与技巧层面促进学生整体声乐艺术水平的提高。一、民歌的定义与风格民歌是指由民众集体创作、口耳相传并长期流传在民间的歌曲。“民歌”是20世纪初才在汉语字典中出现的一个名词。先秦时“民歌”被称为“风”,《诗经》中的“国风”就是当时各诸侯国流行的民歌。今天我们还把搜集民歌叫“采风”,即保持着先秦的称谓。在《诗经》“国风”一书中,除了周南、召南之外其他分别是卫风、王风、郑风、曹风、?{风、鄄风、豳风等。

3、可见,“风”即是一个地区或族群的生产生活与精神文化通过民歌而表达的统称,也是一个地区民歌风格的具体体现。二、《丢戒指》与《洗菜心》之比较研宄本文重点侧重于汉族小调,并选择东北小调中的《丢戒指》和湖南小调中的《洗菜心》进行比较,统称为东北民歌而不是辽宁民歌的原因是东北各地流行的小调传承有序,风格相近,同时在曲式和旋律结构等方面也基本趋同,所以归并分析。《丢戒指》是一首广泛流传于东北地区的汉族小调。歌中描写了一位年轻姑娘不慎丢失了情人所赠的戒指,急得她顾不得害羞,而不惜许诺重金酬谢,急盼拾者送还给她时的心情。全曲音乐舒展、幽默、风趣、气质淳厚朴实。《洗菜心》是流行在湖南醴陵一带的汉族小调。

4、和《丢戒指》一样,借一个年轻女子丢了金戒指的情节,表现她爽朗的性格和与人逗趣的世俗生活场景。两者由于共同的内容情节和诸多可比性,所以进行对比研宄合理性高。1、相同之处:《丢戒指》和《洗菜心》体裁皆为汉族生活小调,内容都是借一个年轻女子丢了金戒指的情节,表现她爽朗的性格和与人逗趣的世俗生活场互>5^O2.不同之处:⑴文化背景:湖南在先秦时期为楚国,楚地历来有着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楚人的杰出代表屈原就是根据故乡的民间乐舞文化,整理并创作了具有浓郁浪漫主义色彩,充满大胆的想象、追求,并寄托了诗人无限情怀的千古绝唱《楚辞》。而包括号子、山歌和小调在内的湖南民歌继承了其悠久的文化风格,延续着其神

5、秘而浪漫的艺术传统,多数民歌形象鲜明生动,风格独特。东北各地流行的小调则基本趋同,不仅风格相近,而且在曲式结构和旋律特征等方面也十分相近。诸如其代表性民歌《月牙五更》、《对花》、《上茨山》、《放风筝》、《丢戒指》、《小看戏》等小调,在东三省到处可闻。俗话说,“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可在诺大的东北地区,汉族小调的风格如此相近与雷同,这在全国比较少见的。造成这种音乐文化现象的原因和历史上延续了几百年的“闯关东”现象有直接关系。19世纪初,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政府依旧关闭山海关,成千上万的山东农民不顾禁令,跨过山海关和柳条边墙“闯”入东北,这就是著名的“闯关东”现象。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

6、最大的移民活动,而移民的主要流出地为山东、河北一带的汉族民众。敬畏祖宗和族权是山东河北汉族文化的重要特点,在告别了祖权、族规、祖训后,齐鲁、燕赵文化和当地的满、蒙、朝鲜等少数民族文化在不断地碰撞、变异、交汇与融合中,逐步创造出了既有中原文化母体特征,又兼容东北当地民族文化艺术特征的混合文化艺术风格。⑵音乐风格特点:主要表现为装饰音的运用,《洗菜心》颤音是演唱时主音与上方的助音快速交替的装饰音,如“绣房”中的“中”,“洗菜心哪”的“哪”,颤音的运用强调了这个音,使音乐听起来更具风格性,在唱时要特别注意,小的细节能够体现歌曲风格。《洗菜心》中有很丰富的倚音,主要有两种,前、后倚音,前倚音是

7、在每个音前加上一个装饰音,后倚音是在一句收尾的时候加上后装饰音,一般只有半拍或者一拍,能够丰富音乐的感情,前倚音可以让旋律起伏更大,能够体现小女孩的泼辣、活泼的性格,后倚音是旋律向下,又表现了女孩泼辣中的害羞,演唱中要把这两种矛盾冲突表现出来。而《丢戒指》的装饰音较之《洗菜心》要少很多,在曲中出现比较多的是滑音和短倚音,短倚音和滑音全部都是下滑音,短倚音都是出现在句尾衬词“呀”上,体现了我国戏曲、说唱音乐的特点,表现了欢乐喜悦的情绪,而滑音很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