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213365
大小:45.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09
《余华承受与挣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余华承受与挣扎承受与挣扎──试论余华小说【内容提要】余华小说以祸福无常的故事情节传达出一种“贵生”的趋向,作为人,活命成为第一要着,其他可以忽略不计。《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中的主人公徐福贵和许三观就是两个为活着而活着的人。以此为切入点,本文拟考察他们活命的缘由和“本钱”,并试图从传统入手,寻找埋在深层的根源。与此同时,将人物命运与西方悲剧形象作对比,并对余华本人与西方作家的渊源作了探究。一方面肯定那种特定状态下的人物有值得推重之处,余华的写作也找到了面向世界的参照系;但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对余华所首肯的那种人生价值、及余华本人的
2、写作趣味提出质疑。余华所写的人其实是失踪的人,他所树立的典型,可以说是人格平俗、人情淡薄、人性扭曲、人道匮乏的空心人。余华看似在倡言一种平民化,从底层的庄稼人和小市民身上折射出人类的普遍生存境况,但他又过分沉迷于人物本身,把他们树为偶像,好象他们就是人类的实质。从这里入手,恰恰可以到反面寻找传统的沉垢,发现我们与世界的距离。问题或许就在于,作品中的人物是活的还是死的,如果只是作者让他们活着,那么读者只能让他们死。作品的生命力取决于作者的眼界和胆识,余华的小说似乎缺少了真正的生命元素.余华初期的小说单看题目就有点触目惊心,他像是在着
3、意用偶然、错误、劫数、刑罚、战栗、台风、鲜血、死亡之类的字眼先声夺人,也给阅读者一个心理准备,不至于被文中随处可见的意外、暴力、血腥和诡异吓着了。即便如此,阅读的过程仍让人不寒而栗,虽然余华也刻意在小说题目中镶嵌了现实、世事、往事、事件、爱情、夏季、故事、历史之类的字眼,甚至用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十八岁这样的确切限定来表明他写的就是真实生活,可那种真实还是模糊了些,它们更像一篇篇费尽心机的成人童话,余华苦心经营的先锋性反倒削弱了作品应有的持重,他用肥硕丰美的藻饰淹没了朴实硬朗的骨。《在细雨中呼喊》(1991年《收获》第六期,时名
4、《呼喊与细雨》)是一个过渡,作为余华的第一部长篇,这部小说这无疑耗费了作者不少心力,在叙事方式和语言风格上,都有一种勉力为之的倾向,这位素来热衷于借“虚伪的形式”来破坏常理、“接近真实”的写作者,像是结束了“背离了现状世界”精神之旅,重又返回到他所抵牾的的“就事论事的写作状态”中。接下来的两部长篇小说《活着》(1992年《收获》第六期)和《许三观卖血记》(1995年《收获》第三期)更是彻头彻尾“对事实框架的模仿”[1],我们看到的,不再是虚妄、荒诞的内容和错位、并置的结构,而是两个平实的故事,它的本文时序和故事时序是一致的,它和传
5、统小说没什么两样,它让读者(尤其是中国读者)更容易接受。余华本人也说,“作者不再是一位叙述上的侵略者,而是一位聆听者。他努力这样去做,在叙述的时候,他试图取消自己的作者身份,他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位读者。”[2]余华由此返朴归真了,但他的故事并不是想像力贫乏的“事实”,相反,它更显示了作者善于捕捉“真实”的实力。“一部真正的小说应该无处不洋溢着象征”[3]──余华一直在用他的作品证实这句话,那些庸常的势态到底掩盖、预示了什么?且试论之。一、活着:向死而生被余华尊为宗师的川端康成在《禽兽》的结尾,写到一位母亲凝视死去的女儿的感受:“死去
6、的女儿的脸生平第一次化妆,真像是一位出嫁的新娘。”余华也在最初的阅读中感受到了死的力量,“生在死后出现”,“没有生死之隔”[4],似乎就是这样的观念,促使余华那么迷恋“死”,他希图自己的叙述出现生与死的和声,也因之大肆渲染着他的死亡奇观。余华早先有一中篇,名为《现实一种》(1988年《北京文学》第一期),该小说不露声色地述说了一场生命大灭绝,那些嗜血者当是死有余辜:哥哥四岁的儿子,把弟弟的儿子“谋杀”了;愤怒的弟弟一脚踢去,侄儿当场毙命;接下来的复仇更是匪夷所思,哥哥把弟弟绑在树上,让一只小狗不停地舔舐他的脚心,弟弟奇痒难支,终于
7、在狂笑中死去;哥哥出逃不久即落网枪决。死如游戏,一个个人物都像在饶有兴趣地玩味它,毫无怯意。值得一提的还有那位老太太,她的死亡纯属自然死亡:死来临的时候,她“感到一种异样的兴奋,她甚至能够感到那种兴奋如何在体内流动。而同时她又感到自己的身体正在局部地死去。”死从脚趾往上爬升至腿上,过了腹部,死亡“就像潮水一样涌过了腰际”,之后就肆无忌惮地蔓延开来,她感到双手离她远去了,脑袋仿佛被一条小狗一口一口咬去,最后,心脏像是爬来无数蚂蚁,痒滋滋的,这时她看到无数光芒,“她不禁微微一笑”──这就是余华笔下的死,赴死者何其从容,震惊的倒是字斟句
8、酌的读者。一切都让人难以置信,余华偏偏称之为“现实一种”,他正是以回避的方式揭示了一种人们早已熟视无睹或视而不见的现实。从小儿到老人,谁是杀人者谁是被杀者?不妨模糊了种种原由,人只是一一就死,死本来就是必然结局,它是矛盾的起点也是矛盾的终点,面对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