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历史学学者和历史学家

著名历史学学者和历史学家

ID:20213041

大小:439.5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8-10-11

著名历史学学者和历史学家_第1页
著名历史学学者和历史学家_第2页
著名历史学学者和历史学家_第3页
著名历史学学者和历史学家_第4页
著名历史学学者和历史学家_第5页
资源描述:

《著名历史学学者和历史学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者列表余英时杨奎松杨天石萧功秦杨念群田余庆林蕴晖沈志华金冲及李开元王子今朱维铮李学勤葛剑雄葛兆光高王凌冯天瑜王学泰许纪霖郭世佑萧延中章立凡金观涛冯筱才罗志田曹树基阎步克王曾瑜许倬云戴超武金雁牛军李零秦晖韩钢吴思谢泳高华邵建张鸣桑兵雷颐傅斯年黄仁宇柏杨费正清顾颉刚唐德刚周谷城吕思勉王立群休谟范文澜翦伯赞蒙曼陈桓黄现璠,费孝通、、夏康农费正清百科名片费正清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头号中国通”,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生前历任美国远东协会副主席、亚洲协会主席、历史学

2、会主席、东亚研究理事会主席等重要职务,还曾是美国政府雇员、社会活动家、政策顾问。费正清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长达50年,从他进入牛津直到他1991年去世,他的著作绝大部分都是论述中国问题的。中文名:费正清别名:约翰·金·费尔班克国籍:美国出生日期:1907年逝世日期:1991年职业:社会学家、汉学家毕业院校:威斯康星大学、哈佛大学主要成就:近现代中国问题研究近现代中国问题研究中国外交史及美国的对华政策等代表作品:《剑桥中国史》目录人物生平生平年表主要学术成果人生经历来华任教回美任教再次来华教授们的生活境况报告观点回忆录评论《剑桥中国史》编

3、写中国学研究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主要为学生和从事东亚研究的学者编写的为教育广大公众写作的关于中国及中美关系直接论述美国对华政策及中美关系重要著述创建东亚研究中心呼吁对东亚的研究扶植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中国学学术思想与实践1.讲求实证2.“冲击—回应模式”评价与争议1.学术贡献2.争议人物生平生平年表主要学术成果人生经历来华任教回美任教再次来华教授们的生活境况报告观点回忆录评论《剑桥中国史》编写中国学研究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主要为学生和从事东亚研究的学者编写的为教育广大公众写作的关于中国及中美关系直接论述美国对华政策及中美关系重要著述创

4、建东亚研究中心呼吁对东亚的研究扶植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中国学学术思想与实践1.讲求实证2.“冲击—回应模式”评价与争议1.学术贡献2.争议展开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费正清1907年5月24日生于南达科他州胡龙镇,是亚瑟·波·费和罗莱娜的独生子。父亲是位牧师的儿子,早年立志跟随其父从事教会,后从学法律,入考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法学院。1901年毕业后在南德克塔州定居,在胡龙镇做律师,任市镇律师。[1]   母亲罗莱娜对费正清的成长影响很大。她出生于德克塔,在芝加哥就  费正清学,最后又回到故乡,但她所留恋的始终是芝加哥、纽约、波士顿和那里

5、的文化。她是美国大学妇女协会成员,随后任该协会一分支机构主席。罗莱娜毕生为争取妇女权利而工作,参加妇女选举权的游行和示威活动,组织各种集会,是位政治上相当活跃的人物,费正清早年的从政志向都与其母亲的引导有关。  在1927年进入哈佛时,费正清尚未考虑研究中国,而且,当时的哈佛还没有开设系统研究现代东亚的课程。他主攻文科,包括希腊语、历史、哲学、政治、艺术和经济。  1929年秋,费正清赴牛津大学。他的专业方向为东亚研究,但当时他尚不具备汉语和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好在当时牛津大学的学位论文不要求参加考试,也不要求相关的学术经历。1931

6、年论文完成后,费正清开始攻读博士学位。是年,费正清在华盛顿美国国会档案局收集资料,随后在剑桥和巴黎查资料。  费正清在牛津大学的两年研究收获甚丰,他把现代中国作为研究主题,以中美外交和机构史为新视点,他的博士论文正是从以上三个方面探讨中美关系的发展史,突破了传统汉学的局限,具有相当的创新意义。  费正清认为中国研究不应只局限于西方的资料,还应依靠中国本土的资源,考察中国的观点,这自然要求掌握汉语和在中国的生活经历。牛津的治学研究队伍十分有限,而且没有汉语课程。费正清向罗德奖学金委员会提出申请,罗德奖学金委员会批准了他的申请,费正清成为

7、第一位在远东地区的罗德奖学金学者。  1932年初,费正清来华,一面进修汉语,一面从师清华大学蒋廷黻进行研究工作。1936年1月,他回到英国牛津,获得了博士学位,学位论文题为《中国海关的起源》。这篇论文后经过修改、补充,以《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1842——1854年通商口岸的开埠》为题,于1954年出版。  获得博士学位后,费正清于是返回哈佛大学任教。从1939年起,他与赖肖尔一起在哈佛大学开设了东亚文明课程。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四个月,他被征召到情报协调局工作,中间两次来华任职。1946年8月,费正清回到哈佛大学,担任区域研究(中国

8、)项目的第一任主持人。1955年,他取得哈佛大学的支持和福特基金会的资助,创建了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并且亲自出任主任,直至1973年。1977年3月,为哈佛大学作最后一次讲课而后退休,他从教职退休时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