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战国文学史论

刘勰战国文学史论

ID:20211568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9

刘勰战国文学史论_第1页
刘勰战国文学史论_第2页
刘勰战国文学史论_第3页
刘勰战国文学史论_第4页
资源描述:

《刘勰战国文学史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刘勰的战国文学史论刘勰的《文心雕龙》主要是一部论述文学理论的著作,但是在面对具体问题时,他常常将文学理论和文学史联系起来进行论述,他不仅对文学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而且提出了相对明确的文学史观。正如张文勋先生所说的:我们说文心雕龙给我们提供了我国古代最早的文学史大纲,也并不算是过誉。所谓文学史,就是对文学现象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记载论述,而对文学现象的记述首先应是对文学作品的记述。本文所论刘勰的战国文学史论,主要是指刘勰对战国文学作品的论述和对战国文学发生发展的论述。刘勰在《时序》篇中论

2、述战国文学云:“春秋以后,角战英雄,六经泥蟠,百家飚骇。方是时也,韩魏力政,燕赵任权;五蠹六虱,严于秦令;唯齐楚两国,颇有文学。齐开庄衢之第,楚广兰台之宫,孟轲宾馆,荀卿宰邑,故稷下扇其清风,兰陵郁其茂俗,邹子以谈天飞誉,驺奭以雕龙驰响,屈平联藻于日月,宋玉交彩于风云。观其艳说,则笼罩雅颂,故知炜烨之奇意,出乎纵横之诡俗也。”刘勰阐述了战国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即是七国争雄、逐鹿天下,各国都希望通过武力征伐来统一天下,礼崩乐坏,六经遭到抛弃,唯有齐楚两国较为重视文学的发展,他们建设发展文学的馆舍,以

3、礼接待孟子、荀子等文学之士,这两个国家形成了良好的文学风气。这一时期各家学说纷纷兴起,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儒、墨、道、法、名各家的思想,阐述各家思想的著作,就成为了战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楚国的屈原、宋玉等人写作的关于楚地风物人情的楚辞,是“笼罩雅颂”,有“炜烨之奇意”,是从战国时纵横变化的诡异风俗中产生出来的。刘勰在《才略》篇中具体论述了战国文学家:“战代任武,而文士不绝。诸子以道术取资,屈宋以《楚辞》发采。乐毅报书辨而义,范雎上书密而至,苏秦历说壮而中,李斯自奏丽而动。若在

4、文世,则扬班俦矣。荀况学宗,而象物名赋,文质相称,固巨儒之情也。”战国时代任用武力,可是文人层出不穷,诸子百家用自己的学说游说各国诸侯,屈原、宋玉写的《楚辞》大放异彩,乐毅、范雎、苏秦、李斯写的文章,富有文采且切中要点。荀况作为学术界的领袖,却摹状事物,开创了“赋”体。他们若是生在重视文学的时代,定能成为扬雄、班固那样的文坛领袖。在这里刘勰以战国时期单个作家作品为点,以不同的文体特点为线,以点带线阐述了战国文学史的整体面貌。我们可以看到,战国文学成就最高的是楚辞和诸子散文,它们如日月叠璧照亮了战国

5、文学的天空。范文澜先生认为“汉书《艺文志·屈原赋》共二十五篇,二十五篇中离骚为最重,后人因以骚名其全篇。”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48页刘勰所说的《离骚》即指屈原的所有作品,而非指《离骚》单篇。《离骚》又是《楚辞》的代表作,因此也以《离骚》来代指《楚辞》。刘勰认为“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将《离骚》与《经》并列为“文之枢纽”,可见刘勰对屈原及其作品评价之高。在《辨骚》一文中,刘勰首先引述了前代学者对屈原及其作品的

6、评价:昔汉武爱《骚》,而淮南作《传》,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蝉蜕秽浊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皭然涅而不缁,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班固以为∶“露才扬己,忿怼沉江。羿浇二姚,与左氏不合;昆仑悬圃,非《经》义所载。然其文辞丽雅,为词赋之宗,虽非明哲,可谓妙才。”王逸以为∶“诗人提耳,屈原婉顺。《离骚》之文,依《经》立义。驷虬乘鹥,则时乘六龙;昆仑流沙,则《禹贡》敷土。名儒辞赋,莫不拟其仪表,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者也。”及汉宣嗟叹,以为“皆合经术”。扬雄讽味,

7、亦言“体同诗雅”。淮南王刘安、王逸、汉宣帝、扬雄赞赏《离骚》,主要是因为它合于经术。班固则认为屈原“露才扬己”,《离骚》所写内容与经典不符,不过是“文辞丽雅”而已。刘勰认为上述诸家对屈原的评价皆是“褒贬任声,抑扬过实,”“鉴而弗精,玩而未核者也”。他认为“将核其论,必征言焉。”即必须从屈原的作品出发,才能对屈原及其作品做出正确的评价。刘勰通过对屈原的作品进行核实,提出屈原的作品有同于风雅的一面,又有异乎经典的一面,在文学史上自成一家,光彩照人。因此,他在赞词中说:“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

8、志烟高。山川无极,情理实劳,金相玉式,艳溢锱毫。”认为屈原具有卓绝的才华、高洁的志向,从自热景物中汲取灵感,抒写情理,其作品有金玉般的质地,艳丽的光彩。对于《离骚》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刘勰提出:“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郁起,其《离骚》哉!固已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岂去圣之未远,而楚人之多才乎!”他认为,《离骚》“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既继承了《诗经》的传统,又为辞赋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同于风雅”的方面表现在《离骚》中的“彼尧舜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