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材能否适当增加“文言断句”

高中语文教材能否适当增加“文言断句”

ID:20193944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0

高中语文教材能否适当增加“文言断句”_第1页
高中语文教材能否适当增加“文言断句”_第2页
高中语文教材能否适当增加“文言断句”_第3页
高中语文教材能否适当增加“文言断句”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材能否适当增加“文言断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教材能否适当增加“文言断句”◎许博识最近参加了苏州市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在可以称得上语文教师“基本功”的几项考察中,分值最大的一项就是“文言文断句及翻译”。在大赛的组委会看来,语文教师的“断句”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考察点,它已然成为衡量一个语文老师基本功是否“扎实”的重要考查环节了。一、断句为什么会如此重要(一)断句是古人的“必修课”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在古代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古人读书都先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结尾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

2、方用“、”断开,叫“读”。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断错了,极有可能误解古文原意。古人如此重视断句,说明“断句”自有它存在的意义,特别是在文言文阅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也不能将其忽视,要将其好好“传承”下去。(二)断句是对文言文水平的全方位衡量从教师的层面来讲,很多地市都在举办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文言文断句及翻译”。教师的“断句”水平成了比赛组委会对语文教师的“硬性要求”,这也足以看出断句对考察教师文言文水平的特殊功用。从学生的层面讲,2004年断句被列入北京高考语文《考

3、试说明》,作为一项能力来考查。北京卷的《考试说明》古代诗文阅读的第3项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翻译、断句等)。2005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考试题中也出现了给文言文加标点的题目。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中更是在第一题的位置上出现了断句题,而且一直延续至今,成了很多高考文科生“必须跨过的一道坎”。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要想准确的断好句,要综合运用古汉语中的文言实词、虚词、语法和句式等等。此外,还要对文言文所反映的内容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有一定了解。“讲文言、读文言确实不容易,这不容易有种种原因,其中一个相当重大的

4、原因就是对古代的‘名物’不熟悉。”[1]因此说,断句能力的高低,实际上就成了文言文综合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了。(三)断句对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语感大有裨益新课标的文言诵读要求,强调熟读成诵,心口相应。而断句对培养文言语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断句的过程,需要我们综合运用古汉语的字词句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文言断句的规则,反复回读,不断体会,而这一过程是极其重要的。学生平时“粗略”地读,与断句当中的“有意识”地读相比,阅读的体验与效果的差别是明显的。学生在断句过程中,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反复阅读、回读,反复推敲,反复

5、琢磨,当把句子断准确的时候,也就相应的弄清了文意了,而文言文的语感也就慢慢形成了。既然断句如此重要,那么笔者想,高中语文教材能否适当增加一些“文言断句”呢?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从必修一到必修五的五本教材,以及与必修相配套的五本读本,总共只有短短的一篇《非攻》,未免显得有点“吝啬”!二、关于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断句”方面的几点想法(一)关于“量”教材中断句训练的“量”到底多少合适?也许有人会说,既然断句这么重要,那就干脆把教材中所有的文言文标点全部改为“文言断句”。笔者认为如果真这样,那未免有“矫枉过正”之嫌。断句训练的“量”不宜过大。

6、古书情况复杂,能读懂是很不容易的。《曹世书妻传》载:“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2],足见其难“断”。“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也曾很坦率地对别人说,他读《尚书》有十分之五不理解,读《诗经》也有十分之一二不理解。”[3]可见,有些文章连大家都尚且“搞不定”,更何况是高中生呢。所以如果不分难易搞一刀切,认为教材中的所有的文言文都应该“先断后讲”,势必会造成学生因畏惧而厌学,同时也会增加师生的负担,这和我们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的初衷是相违背的。文言断句也不能浅尝辄止。苏教版五本必修教材和五本阅读读本中,在“断句”的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

7、在苏教版必修三的“寻觅文言津梁”板块中选取了一篇文章《非攻》让学生断句。这是教材编者“有意为之”,从中也能看得出教材的编写者对训练学生断句的“初步尝试”。但五本必修教材加五本阅读读本中只选了一篇,未免太“谨慎”了。既然断句有其功用,那我们的“胆子还要再大一点”。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笔者以为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学习教材可以各放一篇,必修三、四、五中可以各放两篇。必修一和必修二进,学生对文言文的积累还不够多,可以各放一篇让学生“尝尝鲜”、“适应适应”。经过一个学年的文言文学习,学生的积累丰富一些之后,必修三、四、五中可以各放两篇让学生重点训

8、练,反复体会,以达到训练的效果。这样五本必修教材共计选8篇文章让学生断句,从“量”上讲,应该是相对比较合适的。如果必修课本中限于篇目数量,无法增加断句篇目的训练,在阅读读本中也完全可以大胆加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